中国的管理思想渊远流长,其管理逻辑是以人为本,如儒家强调的“礼治”“德治”“人治”,墨家讲究“兼爱”“尚同”等等,它是一种整体性的、技巧性的、不确定的混沌式管理哲学;西方的管理思想起源于工业时代,是偏效率的管理文化,如泰勒的科学管理,彼得·德鲁克的现代管理学理论等,是一种理性化的、操作化的、明确定量的科学式管理哲学。中西管理思想的这种差异反映了二者各自不同的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也决定了其不同的历史作用。
在世界作用上考察,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从19世纪起受到了西方管理思想的冲击。但是在21世纪,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经过西方管理思想的冲击和洗礼后,再回到本身的起点,会反过来去对西方管理哲学思想造成冲击。可以预见的是,中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将会汇合与互补,形成一种全新的科学的管理体系,《经营罗盘》便是这一管理体系的首批诠释者。近日,《经营罗盘》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在“经营罗盘”微信公众号和各大书店公开销售。
初读《经营罗盘》,发现它是一部研究中国特色管理体系新思维的专著,集合了企业文化、战略战术、组织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等内容,是王汝平继《C管理模式》之后,用十年时间深访100家企业、阅读1000篇文献、历经10000小时的呕心沥血之作。它不仅是全新视角下的系统经营管理思维的理论体现,也是企业经营与管理诊断和顶层设计的指导工具。据悉,早在2019年5月,“经营罗盘”就在剑桥大学召开了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剑桥大学自成立以来,首次召开的中国管理哲学与西方管理科学融合创新成果的学术研讨及发表会议,王汝平也是首位在剑桥大学Homerton College进行中国学术研讨及新作发表的学者。
细品《经营罗盘》,发现它是在以史为镜的基础上,将中国传统国学智慧与西方现代管理科学的精髓融为一体,以探索中国特色管理,试图建立中国特色管理理论体系的著作。它围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特色突出、便于实践”的思想,秉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提出了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管理企业就是“管理人性”,治理企业就是“平衡人情”的经营哲学。它通过“势、道、术、器、利”五个维度,系统完备地构建了企业经营活动的“五行”,五个维度在“不易、变易、简易”间,彼此相生、相合、相制,既反映了企业经营的平衡性,又反映了企业成长的不平衡性,揭示了企业经营的动态平衡哲理,体现了至简至易的经营之道,从理论上搭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管理学学科体系的架构。
经营罗盘之五维
顺势——审时度势 择机而动
势,是企业生存及发展的外部环境,也是企业做事成事的先决条件。经营罗盘所谈之“势”,主要指的是:政策法规之天势,行业及产业之地势,市场需求之人势。顺天势就是要了解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规避政策风险,也能从中觅得发展机遇。顺地势就是及时洞察行业及产业发展趋势,使企业乘势而上。顺人势就是要掌握市场需求变化,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关注人口结构变化而带来的新需求和新机会。
;重道——明心见性 建章立制
道,是企业开展一切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企业行为的源头,是企业行事的基本规律。经营罗盘所谈之“道”,主要指的是: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使命规定了企业要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它是企业经营的指南针。愿景将企业的终身目标进行阶段性地分解,形成企业中长期目标。价值观是企业全体成员共同信奉的精神信条和行为规则,是集体意志的充分体现。
练术——谋篇布局 守正出奇
术,是将之所指,军之所向,是企业一系列经营活动的谋划和决策规划。经营罗盘所谈之“术”,主要指的是:战略、战术和组织。战略是实现长期奋斗目标的一个近期规划,是实现阶段性经营目标的方向。战术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具体方法和周详的实施计划。组织是实现战略目标、执行战术的保障。
砺器——欲善其事 厉兵秣马
器,是承载企业价值观的核心载体,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营罗盘所谈之“器”,主要指的是:技术、产品和服务。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需要相应的技术作为支撑,是对技术的具体表现,也是企业使命和愿景的直接呈现。
谋利——熙熙攘攘 皆为利往
利,是连接人类活动的根本,是形成组织及完成目标的主要动因。经营罗盘所谈之“利”,主要指的是:内利、外利和社会。内利在于做好企业员工和股东的利益分配机制,以给予企业合力。外利在于做好供应商、合作伙伴等泛组织成员的利益共享机制。社会责任机制主要包括税收与就业、捐赠、企业家精神等内容。
经营罗盘之应用
“经营罗盘”,是理论体系,亦是实践指导工具,由 119 个经营模块构成,皆通过“理论+案例+实践”的方式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为读者带来轻松且富有启发的阅读体验的同时,也可帮助企业梳理、建立与之匹配的经营模型。另外,《经营罗盘》一书还配套了相应的企业经营活动诊断测评工具,读者只需关注“经营罗盘”公众号,进入“经营诊断”页面,便可以在经营罗盘理论体系的指导下,通过BC测评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系统全面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