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西南石油大学创新创业园一期项目大体积混凝土圆满完成浇筑

来源:东方网    2020-12-21 13:10
来源: 东方网
2020-12-21 13: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0年12月19日,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成功灌入后,由中建一局承建的环西南石油大学创新创业园一期项目,历时40多个小时,总浇筑量达7000余m³的1#楼塔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圆满完成浇筑,提前庆祝2021年元旦的到来。

技术“精湛”,方案先行。 本次浇筑的1#楼塔楼筏板基础厚度2.7m,面积约2200㎡,属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混凝土温升、延缓降温速度、减少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是其控制关键点,项目技术团队则认真研究图纸及规范,多方对标对表学习,严格把控技术准备工作,以施工组织设计、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为抓手,采用先进地测温系统监控混凝土温度发展状态。同时,在方案中明确混凝土入模温度、钢筋偏移、模板跑偏、浇筑流程等质量控制要点,有效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部署“精细”,过程可控。 一根稻草抛不过墙,一根木头架不起梁,在确定最终方案后,项目部立即联合监理、劳务及混凝土供应单位就此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及注意事项进行研讨并交底,对泵车数量及停放位置,原材料准备及运输线路、浇筑顺序及过程养护、车辆冲洗及人员安排、以及应急预案等均进行了详细的部署。

为全力保障本次浇筑,混凝土供应商后移其他供应计划,调集26辆搅拌车,2台汽车泵,1台地泵,2条混凝土生产线,最高每小时生产180m³,最大限度保障施工期间材料设备满足生产需要。同时,考虑到交通限行及拥堵的因素,项目拟定2条运输路线,1条备用路线,设置“囤车区”,保障现场供应有序,确保交通少影响、零事故。

作战“精准”,红色先锋。 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受超强冷空气的持续影响,此次浇筑期间,朝来寒雨晚来风,最低气温达0℃。为打赢这场任务重、强度大的持久战,项目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发挥先锋作用,于现场“安营扎寨”,现场控制协调组、物资材料组、车辆调度及冲洗组、安全质量控制组及后勤保障组全过程“实时在线”。20余名管理人员、60余名作业人员,不畏严寒,栉风沐雨,经过40余小时的不间断奋战,最终高效优质地完成浇筑任务。

环西南石油大学创新创业园一期项目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新都镇正因南街,是新都区与学校深化校地合作,贯彻落实《成都市人民政府西南石油大学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共建世界一流能源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标志性举措。

该项目占地面积约为22.18亩,主要业态由商业、办公组成,该建筑共2栋楼,此次施工的1#楼塔楼为28层办公塔楼,建筑高度约120m,基坑深度约17m,是新都区为数不多的民用建筑深基坑。项目建成后,将与成都地铁3号线石油大学站出入口进行地下接驳入,驻西南石油大学研发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西南石油大学八大研究院等众多创新中心和实践基地,并将引进初创企业、成长性企业等进行重点培养,必将助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在新都的蓬勃发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