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协同应用「我来 wolai」获数千万人民币融资

来源:东方网    2020-12-23 15:25
来源: 东方网
2020-12-23 15:2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0 年 12 月,上海我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云」)正式对外宣布完成首轮数千万元人民币融资,投资方为策源创投。「我云」由前中文音乐星空、互联影库(Mtime时光网前身)创始人马锐拉创立,并于 2020 年 6 月推出办公协同应用「我来 wolai」(以下简称 wolai)。本轮融资完成后,wolai 将继续完善产品功能与稳定性、增加企业级特性,并长期探索新技术在信息处理领域的应用。

wolai 产品官网截图

「我来 wolai」是一款领先的创新办公协同应用。它整合了在线文档编辑、云端存储、共享、协同等功能,并引入「网状」信息组织形式,最终可帮助企业和个人构建自己的信息库与基于信息组织的工作流。自 2020 年 6 月公测以来,wolai 凭借其高效的信息组织方式、优异的文字处理体验,对中文输入体验的极致优化,获得大量用户好评。行业领域涵盖互联网、教育、科研、设计等。

办公应用始终是推动企业内部信息流动、组织、存储效率的重要推手。上世纪 80 年代,企业在 WordStar、Microsoft Office 等专业办公软件的帮助下,解决了数字化信息处理的问题。进入 21 世纪,基于网页端的 Google Docs 解决了「文件上云」和协同的问题。2010 年后,以 Evernote 为代表的笔记应用则解决了知识收集的问题。这三次迭代,形塑了今日办公应用行业的巨大需求和前景。据统计,办公应用市场规模将在 2021 年突破2200亿美元,且随着疫情等不确定因素持续加速增长。

然而,即便是一些最新的企业办公应用,在基础的信息组织层面仍存在一定问题——这些工具仍然沿用了过往的文件系统模型,使得信息与信息之间缺乏联结,形成一个个孤岛,造成企业维护成本居高不下且效率低下及管理混乱等问题,更让个人、企业很难保持一个实时更新的知识体系。随着企业对于多人实时协同需求的增加,加之信息渠道拓宽、碎片化信息泛滥、知识工作者增多,这些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wolai 产品界面

打破孤岛局面,让信息流动起来,正是以 wolai 为代表的「第四波新办公应用」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为此,wolai 将用户所能接触到的最小信息单位从「文件」缩小到「信息块」。「信息块」可容纳文字段落、表格、清单,以及嵌入来自外部的图片、视频等信息,且可被简易编辑、移动,经实时呈现后组成页面。

这种以「信息块」为信息最小单位的设计,可以让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连接更为灵活且紧密。用户可以根据场景,通过层级或双向链接使若干页面链接到一起,最终形成一种网状的信息结构。由此,wolai 不仅可以帮助个人、企业用户完成文档编辑、存储等基础功能,更可以建立高度定制化的模板,快速完成汇报内容的生成、通知和收集。

教育行业用户使用 wolai 产品进行个人工作管理

比如,团队负责人可创立一个链接到各成员工作日报的汇总页面,并将其作为一个检查工作进度的「仪表盘」。团队成员只需点击该页面的模板按钮,就能一键生成新的日报或周报,无需再进行信息之间的组织工作。这种信息组织自然生成的特性还能通过网状的信息图谱得到展示,方便每个人轻松找到所需的页面,且对各个页面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

相比同类型产品,wolai 根据中文用户使用习惯,对中文文字排版、Markdown 语法兼容的快捷输入等功能进行了大量适应性设计,并在系统设计上考虑了云服务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目前,wolai 正在研发多人协同、多客户端同步等功能,预计将于 2021 年一季度上线。如此快的迭代速度,与 wolai 优秀的研发团队不无关系。这支团队成员均来自国内一线互联网公司,且正持续招募优秀工程师加入。

使用wolai的后产生的网状的信息图谱

对于本次 wolai 融资,策源创投合伙人文心表示:「在欧美等地,类似 wolai 这样创新的办公协同应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而在中国,协同办公、效率工具赛道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前景极大。因此,我们看好 wolai 的发展方向,以及创始人马锐拉在技术、产品设计上的能力与追求。我们相信,wolai 可以帮助更多人打造灵活的工作流,释放中小型企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关于策源创投

策源创投是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风险投资公司,专注于TMT和科技领域的早期投资机会,注重优秀的创业团队、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新颖的商业创新。策源的使命是帮助创业者建造世界顶尖的企业。坚定的信念、广泛的网络关系和草根文化让我们有机会提早发现下一个伟大的想法。

关于「我来 wolai」

「我来wolai」是一款创新的办公协同应用。它整合了在线文档编辑、云端存储、共享、协同等功能,并引入创新的「网状」信息组织形式,最终可帮助企业灵活高效地构建、围绕信息组织的新型协同方式,并成为个人新一代云端笔记最理想的选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