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沙地萝卜王”借助叮咚买菜转型“新农人” 带领乡亲致富

来源:东方网    2020-12-24 10:59
来源: 东方网
2020-12-24 10: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我又扩大了规模,在千岛湖附近扩种了235亩的订单种植基地,目前种植的基地一共有1400多亩,预计明年的产量将达到8000到10000吨,产值两千多万。带动周边一百多户农户、三百多农民工兄弟共同致富。”12月22日,杭州萧山的萝卜种植基地里,“沙地萝卜王”范正伟一边规划明年的订单种植计划,一边高兴地说。

51岁的范正伟,人称“沙地萝卜王”,从事农业20多年了,从一个曾经只租一个大棚、一脚泥一脚土种菜的“土农民”,成为如今拥有1400多亩种植基地、萧山地区最先“触电”电商平台的“新农人”,范正伟笑着说,感觉自己是越来越“新潮”了。

图:范正伟与周边农户在基地讨论订单种植计划

范正伟的萝卜以前大多是供应给二手商贩、农批市场和超市,2019年和叮咚买菜建立合作。范正伟说:“以前从没做过电商的生意,叮咚买菜是第一家找我合作的生鲜电商,我听到他们口碑很好,所以就加入了。”

叮咚买菜基地采购人员鲍冰冰介绍:“之所以选择萧山萝卜,是因为钱塘江边上的堆积沙地很适合种萝卜,是华东萝卜的主要产区之一。萧山的萝卜采用钱塘江水灌溉,皮薄肉白,条形匀称,微甜辛辣味不重。”

虽然相遇是甜蜜的,但在合作中也不免有“辛辣”,老范说,“叮咚买菜的要求太高了!”叮咚买菜的采购标准是所有买方中最严苛的,机械伤、开裂等都不收。

鲍冰冰说:“为了保障产品品质,我们通过前端的7+1品质链条的管控,比如质检前置流程,驻扎原产地的质检人员会在产品送出前进行一轮筛选;包括用户的好差评、评价也是我们考核产品的重要标准。”

老范虽然嘴里“骂”着叮咚,但心里却甜着。“以前农产品滞销、贱卖的现象时有发生。有时遇到连日阴雨天气,前来采购批发的人减少,我们不得不亏本贱卖。”

但和叮咚合作后,叮咚通过大数据驱动后台,会根据单量的情况、销售的情况进行提前预估和判断,现在可以精确到以天为单位进行整个订单量的预估,以及对订单的配送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布局。

“现在我们每个月的订单都是稳定的,损耗减少了,收入更高了。自从跟叮咚买菜合作后,体量增加,又扩大了规模,明年在千岛湖临岐镇又拿了一块地,将展开和叮咚买菜的订单种植合作。”

老范说,“叮咚买菜的订单稳定、销路大,我也是尽心尽力做的,疫情时尽量满足叮咚的订单需求。疫情时,给叮咚配送了白萝卜、青甘兰、白萝卜、青蒜、黄芽菜、儿菜等1000多吨的蔬菜,保障了市民的供应,并且没有涨价。”

叮咚买菜副总裁郭维舞介绍,萧山的萝卜基地只是叮咚的数千个基地之一。在供应端,我们尽量精简中间渠道,介入订单农业,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与确定性。叮咚买菜生鲜坚持发展产地直采模式,目前,叮咚买菜已深入云南、贵州、山东等地区,投资建设多个“叮咚买菜合作种植和养殖合作基地”。在遍布全国的农业基地构成的生鲜直采模式支持下,叮咚买菜能够加强与上游的联动,结合消费者运营、大数据等能力,为上游农业输出种植养殖标准,让农民种出更适合市场的产品,帮助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同时,为各地生鲜产地的规模化销售构筑了强大的基础保障,倒逼上游进步。

目前,叮咚买菜生鲜商品数量已超2000个,涵盖了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商品大类包括蔬菜、水果、水产、肉禽等,80%以上源自产地直采,直供产地达到350个,产地直供供应商超600家。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