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孤独症康复师占比90%?

来源:东方网    2021-03-08 16:29
来源: 东方网
2021-03-08 16: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三八妇女节让“女性就业”成为一个热门话题。《2021职场女性工作压力调查》显示,男女性存在较为明显的职业倾向差异。从行业分布来看,职场女性在互联网/电子商务、医疗/制药、教育/培训/院校等行业从业基数占比较高。

在孤独症康复行业,女性也已成为主力军。大米和小米的一项数据显示,800多名康复师中,女性和男性数量占比为9:1。这也是国内孤独症康复行业的整体缩影。

“读大学时,我们学院心理系只有8个男生。再加上很多人对孤独症康复领域并不了解,选择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就更少,造成孤独症康复师的男女比例更加悬殊。”一位康复师说道。

孤独症康复人才女性占比多

全球孤独症人群总数约6700万,国内的孤独症发病率也在逐年递增,以0到14岁的儿童为例,孤独症发病率一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1/2500,到了近年来的1/100,孤独症儿童已超300万。但是目前康复师数量远远不足,残联注册的康复师仅为2万多,其中大部分为女性。

我国孤独症康复事业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对人才的培养和职业规划发展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专门设置孤独症康复专业的高校屈指可数。而目前孤独症干预机构中的康复师相当一部分来自心理学、特殊教育、幼教、社工康复等专业,这些专业中的女生比例偏高。

作为行业里稀缺的男康复师,王俊(化名)表示,“很多人出于经济原因离开这一行,也有人因为社会接纳程度不高选择离开。对于男性来说,长久坚持下去真的挺难。我们亟需提高大众对这个领域的认知度。”

对于女性康复师占比较多的问题,大米和小米的督导徐园月表示,在国外从事孤独症康复行业的人群中女性占比同样较多,这可能也与女性感情细腻、富有亲和力、有更多的耐心与孤独症儿童相处有关。但在这个领域,不乏优秀的男性从事孤独症康复师的职业,他们有担当,有目标,对专业孜孜不倦地追求。

孤独症康复师的职业价值日益凸显

中国康复医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万春晓教授认为,康复医学在健康中国的远景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整个国内医疗发展的大环境下,康复需求逐渐扩大,康复师的重要性同时被体现出来,因此康复师就业前景十分乐观。

在孤独症领域,康复师的职业价值也在日益凸显。全国两会中,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儿童医院主任护师、信息科科长胡梅英表示,加大自闭症康复训练的人才队伍培养,建立更多自闭症康复机构。

目前,百万儿童的干预需求催生了孤独症康复师的新就业形态。“只有更多人知道这个职业,才有更多人理解、尊重并选择这个职业。加大宣传倡导、改革高校招生和培养体制也是改善人才紧缺局面的方向。”一位行业人士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