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凉山非遗创新设计大赛在西昌举行 |评出10件优秀作品

来源:东方网    2021-04-08 11:15
来源: 东方网
2021-04-08 11: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4月7日下午,首届凉山非遗创新设计大赛决赛在西昌举行,精美的首饰、服装、包袋、床上用品等众多手工艺品在现场进行展示,共有28个参赛选手活动通过视频播放、实物展示、问答环节、评分、报分,上百件作品精彩纷呈,经过评委认真评选最终评出10件优秀奖作品,其中6号选手的彝族服饰获96.35分, 10号选手的彝族服饰获95.42分,优秀作品还有溯源系列包、出系列包包、彝族现代童装系列、彝族羊毛毡现代日用品、韵系列包、《齿言》系列包和腰带、语系列包包、拂星银饰系列。前10件作品还将赴深圳参加时装周活动。

此次比赛共收到56位人员报名参赛,其中30名选手作品通过初审进入决赛。报名者中有13位在校学生、18位个体商户、2个工作室、23位独立设计师,其中有一位来自中国台湾的独立设计师。

本次大赛活动旨在发掘一批具有彝族文化元素的产品。这批产品经过创意设计,提升产品质量,既能体现非遗传统文化之美,富有现代时尚感,又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及市场推广价值。活动主要是弘扬凉山传统文化,以现代手法挖掘非遗价值,促进创新发展,推进凉山本土品牌建设。

由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历史的积淀和现实人文生存状态,使凉山仍然保留着最古朴、浓郁、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具有独特性、原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千百年来,以彝族为主体民族的各个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元、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目前,凉山现有国家级非遗名录20项、省级非遗名录111项、州级非遗名录318项,县级非遗名录1209项,11名国家级传承人、95名省级传承人、300名州级非遗传承人。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省级非遗传习基地2个。

大赛活动的指导单位是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由唯品会驻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宋明)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