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

记者14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从发展路径、具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划。加快智能制造相关技术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和高校联合制定培养方案、联合设置课程,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人才紧缺的迫切问题。

工信部: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1-04-15 07:13
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21-04-15 07: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记者14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从发展路径、具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同时加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强工业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

在具体目标上,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国内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达到10家以上。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围绕深化推广应用,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征求意见稿提出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加快行业数字化网络化发展、促进区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其中,针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原材料、消费品等领域细分行业特点和痛点,制定智能制造实施路线图,分步骤、分阶段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改造。

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中国高端制造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明皓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智能制造是一项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长期性系统工程。面向“十四五”时期,需要立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在人工智能、5G等前瞻性技术领域的布局,力争到2025年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

在保障措施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鼓励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及各类社会资本加大对智能制造领域投资力度。同时强化人才支撑,定期编制智能制造人才需求预测报告和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出台智能制造从业人员能力要求等行业标准。

朱明皓表示,下一步需在产业链和区域层面做好相关规划,尤其是要重视解决中小企业在实施智能制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推出一批低成本、易用性的解决方案。同时加快智能制造相关技术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和高校联合制定培养方案、联合设置课程,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人才紧缺的迫切问题。

(郭倩)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