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全面振兴

如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逐步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农村宜居宜业。全面振兴意味着,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要通过基层党组织把广大农民凝聚起来。

乡村振兴是全面振兴

来源:经济日报    2021-04-21 05:12
来源: 经济日报
2021-04-21 05: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回望历史,更懂当下。我们党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三农”工作的不同重点和不同抓手,但都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统筹谋划,在致力于推进农业生产的同时,始终重视农村建设和发展,始终重视提升农民福祉。如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逐步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农村宜居宜业。

全面振兴意味着,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条件不一样,面临的复杂性也不同。坚持一并推进,就要总体分析“三农”领域的短板问题,分步有序、统筹协调地加以解决。“十四五”时期,要抓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发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全面振兴意味着,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缺一不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五大振兴不能顾此失彼,必须协调推进。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事关农民就业和增收。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要解决农村缺少人才、留不住人的问题。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生态振兴必须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要通过基层党组织把广大农民凝聚起来。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