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为“老赖”行方便

日前,上海检察机关对被告人董某倒卖车票案提起公诉。纵容给“老赖”提供这类“专业服务”,联合惩戒措施的作用将大打折扣,有损司法公信力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监管,统一规范,及时堵上为“老赖”打开的“方便之门”,避免有人钻空子,才能发挥“限高令”的威力。

莫为“老赖”行方便

来源:经济日报    2021-04-27 05:37
来源: 经济日报
2021-04-27 05: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日前,上海检察机关对被告人董某倒卖车票案提起公诉。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董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使用火车站代售点电脑,为被法院采取限制消费措施的人员购买车票,并从中倒卖牟利。调查发现,被限制消费的“老赖”通过“类似”方式继续乘高铁、坐飞机出行的并非个例。

随着法院深入推进解决执行难,加大联合惩戒力度,失信被执行人处处受限。被限制高消费还能随意购买机票、高铁票,咄咄怪事背后肯定有猫腻。原来,有不少“黄牛”在网络上帮“老赖”买票,提供“专业服务”,有的甚至成立公司借此“商机”大肆开展业务。董某所涉案件中,其只是广东一火车票代售点的经营者,处于最终出票环节。上线还有相关人员以此作为“生财之道”,暗中操作牟利。该案中关键人员还包括自称在法院工作的崔某、负责售后问题的师某以及负责出票和财务的孟某,俨然形成一条成熟的犯罪产业链。

当前,各部门实施联合信用惩戒,信息实现了互联互通。被“限高”人员的身份证信息可直接被系统检测到,因此无法出票。有的“老赖”便自作聪明,让“黄牛”通过修改身份信息、在境外网站购票等方式来成功购票。根据规定,如违反限制消费令,经法院查证属实的,将受到罚款、拘留等惩罚,情节严重并构成犯罪的将被追究刑责。同时,“冒险”以此牟利的“黄牛”、中间人、相关工作人员,终究也是难逃法律制裁。

纵容给“老赖”提供这类“专业服务”,联合惩戒措施的作用将大打折扣,有损司法公信力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监管,统一规范,及时堵上为“老赖”打开的“方便之门”,避免有人钻空子,才能发挥“限高令”的威力。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