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模式 电商富农兴村

来源:东方网    2021-04-27 15:22
来源: 东方网
2021-04-27 15: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依托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近年来,东源县不断优化电商发展环境,完善功能支撑,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呈现出规模化、集聚化、品牌化发展趋势。2020 年,全县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达2.3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455.8万元,网商主体2163家。

一、立足资源优势,优化服务环境

东源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达74.37% ,是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中国好水”水源地之一,拥有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境内万绿湖是岭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水质常年稳定在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滋养着大批本地优质农产品的生长,上莞仙湖茶、康禾茶、蓝口礤头茶、霸王花米排粉、“望郎回”板栗、绿纯客家娘酒、黄田米酒、灵芝、五指毛桃、蜂蜜等农特优产品享誉省内外。

为更好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电商公共服务水平,东源县建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涵盖电商公共服务、网商主体孵化、人才培育等功能。2020年,共开展产销对接、电商培训等106场次,参与人员达4159人次,全县公共服务中心企业线上销售农产品逾150万元。同时,东源以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为重点,加强网上开店技巧、运营提升、电商直播带货等技能提升,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依托电商平台,打造东源农产品直播基地

近年来,东源积极与大型电商平台合作,构建了“政府+平台+企业”联动协作机制,联合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和鲜农哥、农品穗、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展东源产品电商直播活动,共同促进农产品线上销售。同时,东源县依托特色农副产品资源在各大平台开设特产馆、旗舰店,促进东源特色产品销售。为了挖掘电商直播在营销方面的巨大潜力,东源县还打造了东源农产品直播基地,积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特别是疫情期间,针对上莞镇果农面临桔子滞销的紧迫局面,东源县政府与德翔等相关电商企业合作,引进鲜农哥和农品穗直播助农团,通过现场直播、线上销售等方式开展助农销售,首日销量就达20000余斤。2020年,东源县结合茶叶、板栗、蓝莓、桔子上市之机开展直播活动10余场,通过直播等新模式销售农产品逾50万元。

三、释放助农效应,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家住骆湖镇江坑村的刘某曾是一名癌症患者,在知道县里创建电商示范县的情况后,毅然从广州返回村里,专做农产品销售。黄村镇三洞村刘某是一名残疾青年,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接触农产品电商,在网上卖起腐竹、山楂等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足以养活一个家庭。

在东源,刘某等只是通过农村电商实现脱贫的广大群众中的一员。东源县利用互联网平台,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快速建立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农户脱贫奔康。通过农村电商带动全县产业发展、产品销售,东源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12290元增加到2020年的18018.6元,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年平均收入达到16283元,相对贫困村村集体年平均收入达到35.8万元,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8754户25943人和50个相对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出列标准。

同时,县域电商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冷链物流、包装印刷等产业链各环节共同发展,解决大量社会就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农村电商产业链从业人数逾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其中,直接从事电商业务超过5000人,从事农产品分选包装、快递物流、冷链仓储等电商相关行业逾 3000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