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山头村:崇尚孝道“一事一议” 弘扬女儿节非遗文化

来源:东方网    2021-04-28 16:21
来源: 东方网
2021-04-28 16:2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正月十八,女儿回家”。每年正月十八,在礼炮和鼓乐声中,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余家山头村“女儿节”都会热闹举行。“余家山头村外嫁的女儿不管嫁得有多远,不管手头多忙,都会回娘家参加一年一度的‘女儿节’。”余家山头村村会计余春祥告诉我们。

“女儿节”的起始时间,在余家山头村的家谱上并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大约始于明代洪武年间。据村中长者说,余家山头村余氏始祖是守益公,其有一女,守益公十分疼爱,女儿出嫁后,因思女心切,守益公在每年的正月十八都要女儿回家。之后,这个民俗就一直传了下来,甚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不曾中断。在古时,女儿上午回家看望父母、孝顺父母,下午到祠堂祭祖,参加村里的公共活动,当天主要活动习俗有请佛赐福、祭祖、走马灯、舞龙灯和唱戏等。

现在,“女儿节”这一习俗中的部分活动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化,但“回娘家”这一传统已延续600余年,流传至今。这项以弘扬孝文化为核心的民俗,经过二十二代子孙的传承,已深深融入到余家山头人的血液里。2012年,“女儿节”已列入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确定了“尊重女性、崇尚孝道”这一宏大的文化主旨。

历史上,举办“女儿节”的场所“余氏祠堂”是余家山头村的标志性建筑,在太平天国动乱时期不慎烧毁,后修建叶家祠堂为现在的余氏祠堂,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整座建筑分前殿、主殿和后殿,大殿庄严严肃,主殿还有一座近150平方米的大平台,供祭祀和唱戏之用,现存面积达500多平方米,修葺祠堂都会成为该村每年的头等大事。

2012-2013年,村委得到柯城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大力支持,建成了一座全新的村民活动中心。“之前这里只是一个电影院,根本没有条件举办盛大的女儿节,自从村民活动中心建成后,每年的正月十八就更加热闹了。”余春祥自豪地说。

柯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余仁洪认为,余家山头村只有1100多人常驻,但“人之行莫大于孝”的思想已深深地融入妯娌、姑嫂和兄妹的普通生活和情感中。“女儿节”活动让“孝文化”代代相传,受孝文化影响,村里涌现出一大批“最美婆媳”、“最美女儿”和“孝心模范”;这一代代余氏子孙,不仅走在回家幸福路上,更延续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孝文化。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