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份“礼物”凸显工匠精神

4月2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办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来自基层的工人党员和劳动模范分别展示了一份“礼物”,围绕“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与记者交流。

5份“礼物”凸显工匠精神

来源:经济日报    2021-04-30 04:51
来源: 经济日报
2021-04-30 04: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本报北京4月29日讯(记者李丹)4月2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办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来自基层的工人党员和劳动模范分别展示了一份“礼物”,围绕“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与记者交流。

“我带来的是这台吊机模型。”首先发言的是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班大班长竺士杰。他向记者介绍,工作中真正使用的吊机有49米高,他长年工作在吊机顶端的司机室里,弯腰、低头,对准集装箱上只有几厘米直径的锁口,着箱、闭锁、拉升、落箱、开锁……动作一气呵成,仿佛在高空中完成“穿针引线”。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宿州供电公司输电带电作业班班员、“启金工作室”负责人许启金展示的是一个约10厘米长、像锤子一样不起眼的小工具,工具虽小,却可以解决大问题。许启金说:“这叫拔销器,是我亲手制作的,主要用于拆开输电线上绝缘子串保险销。它小巧轻便,我的工友们都喜欢用。”

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际航空部件厂“薛莹班”荣誉班长薛莹向大家展示的同样是小工具——一件铆钉拆钉器。“一颗铆钉的质量决定了飞机的质量和安全。”薛莹介绍,这是她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工具。“我愿意做一颗铆钉,铆在合适的位置上,恪尽职守,踏实进取,实现自身最大的价值。”

无锡微研股份有限公司加工中心班组副班长陈亮是来自中小民营企业的代表。他长期致力于各类工业模具的研制和生产。经他之手研制出来的模具,精度可以控制在1微米,也就是一根头发丝的六十分之一。“大家可以看看我手中的航空发动机喷油嘴,它中间的小孔是8字形的,精度越高就越省油。”陈亮说。

“骑上我心爱的小摩托,它永远不会堵车……”来自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分公司清华营业部的揽投员康智展示了一辆绿色的三轮快递车模型。他虽然是“90后”,但已有10年揽投员工龄。10年来,康智每天奔行在首都的大街小巷,累计投送邮件28万件。

(李丹)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