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机”之力加速 成就电梯行业后起之秀!

来源:东方网    2021-05-10 15:39
来源: 东方网
2021-05-10 15: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提要

上一期与电梯行业专家何永胜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当下电梯市场超过6成被外资品牌占据,余下3-4成由600多家国产电梯企业瓜分,竞争异常激烈,国产电梯可谓夹缝中求生。

此背景下,本期我们将继续关注,广东联合富士电梯如何实施差异化策略,凭借非标产品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重围,迅速成长为行业后起之秀。

企业介绍

广东联合富士电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化综合性电梯制造企业,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A1级电梯资质企业。工厂总部位于广东佛山,占地36000平方米,有大规模的智能化制造工厂、现代化办公大楼以及国家级电梯科研实验室、及近100米电梯试验塔。

虎口夺食

围绕非标产品做文章

在中国,平均每5天建成一栋摩天大楼。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摩天大楼越建越高,加上旧楼加装、旧梯更新,使得电梯需求大幅放量。

这其中,重型载货电梯占据一席之地。

广东联合富士电梯就瞄准了这一机会。尽管进口品牌在标准化电梯产品上占优势,“但在他们看来,大型重载型电梯属于非标产品,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设计。国产品牌的非标设计能力,要比他们强很多。”联合富士电梯董事长何永胜在访谈中说到。

为从激烈的竞争中突围而出,联合富士电梯选择从外资品牌的“难处”入手,聚焦大型载货电梯,围绕非标产品做文章。既能帮助企业摆脱同行低水平价格战的红海泥沼,也能创造品牌溢价,引领企业向高端和可持续发展。

突出重围

TX120plus 成为制胜关键

联合富士的目标是,将载货电梯做得像普通乘客电梯一样可靠、舒适,但困难也是明显的。

重型载货电梯的技术难度在于吨位,超过 10吨是行业竞争的分水岭。目前仅少数企业具备相应的生产能力,联合富士是该细分赛道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

此外,载货电梯的受力比普通乘客电梯大很多,这要求受力结构足够均匀、牢固。基于型材的承重性远优于板材,联合富士进行载货电梯设计时,轿架(轿厢受力结构)主要使用槽钢,机房的受力部件用工字钢。但由于传统数控机器工序繁杂,这两个型材的加工难度都很大。

“以前没有激光设备,加工型材要靠工人逐个点去打,很难保证精度,特别是有些长孔,还要工人手动去割。产品的质量好不好,严重受限于工人的技能水平。”何总介绍以前的加工方式,“这也是我们要购买先进加工设备的主要原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多方了解下,联合富士选择引入宏山激光重型激光切管机TX120plus。由此实现的最直观回报,是产品品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何总看来,最大的改善是产品精度比以前高了很多。以前偶尔会出现因为现场孔位微小偏差,导致电梯无法顺利安装。用了激光切割以后,几乎杜绝了这种情况。“因为只要图纸不出错,加工出来的产品就不会有问题。”

此外,以前3-4人的工作,现在一台设备就可以完成,这给产量带来了显著改观。“以前每天做5台货梯,现在做8-10台完全没问题。如果加上客梯,一天可以出货20台。”由此将年产量从3000台提升至6000台,产能直接翻倍。

未来目标

做电梯细分领域的行业领袖

凭借清晰的市场定位、扎实的产品质量和领先的技术优势,联合富士近年发展势头强劲,以后起之秀晋级业内一线品牌。

目前,联合富士具备国家A1级电梯资质,而全国获得该资质的企业不超过20家 。这使何总坚信,“只要把产品做好,市场的机会是无限的。

有了好的市场反馈做基础,联合富士何总表示,如今更有信心抢占大型货梯的市场份额,未来目标是成为大型货梯这个细分市场的领先者。

“像过去彩电那样,逐步实现大型货梯的国产化替代。”何总满怀信心地补充道。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