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建!通号工程局集团与北京交大、佳讯研究院联合试验基地揭牌!

来源:东方网    2021-05-11 10:06
来源: 东方网
2021-05-11 10:0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月8日,通号工程局集团与北京交通大学、佳讯飞鸿智能科技研究院联合成立的轨道交通宽带移动信息通信联合工程试验基地在北京交通大学正式挂牌成立,来自三家共建单位的相关领导与专家到场见证揭牌仪式并道贺。

轨道交通宽带移动信息通信联合工程试验基地主要面向轨道交通智能建造领域,重点围绕宽带移动信息通信技术工程化应用开展研究和创新,实现铁路5G、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在系统仿真、工程应用研发、测试实验、工程试验、数据资源共享、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优势集成与互补,联合创办国际领先、行业一流的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智能建造试验基地。

图为钟章队教授致辞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导、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通信方向首席教授、宽带移动信息通信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主任钟章队教授在致辞中,满怀期待地指出联合创新是时代的主流,北京交通大学有义务有责任与通号工程局集团、佳讯飞鸿研究院这样的业内龙头企业联合打造面向前沿技术的创新基地,从而引领轨道交通行业的突破创新。在未来的15年甚至30年内,让中国高铁技术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是时代在当前这个特殊国际环境下赋予的责任与使命。联合基地在铁路5G、云数据、铁路领域BIM技术研究、铁路物联网、铁路移动互联网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发展前景。相信在三方的共同协作努力之下必能绽放出美丽的鲜花,开出绚丽的硕果。

图为孟乐平致辞

中国通号总裁助理孟乐平对联合基地揭牌表示热烈祝贺,从“回顾”、“感悟”、“展望”三个方面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回顾了中国通号与北京交通大学、佳讯飞鸿在多领域有过深入的合作交流基础,并指出,北京交通大学有基础理论与技术研发的平台,通号工程局集团有智能建造领域现场的实战经验,佳讯飞鸿有丰厚的技术研究底蕴,希望三家发挥资源整合优势,齐心协力取得丰硕的研发成果来回报企业、回报社会,助力轨道交通更好地发展。

图为邰建民致辞

通号工程局集团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邰建民在致辞中表示,三家单位要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和特色,面向现场、面向需求,利用好合作平台,为铁路行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共同提出解决方案思路。他指出,联合基地的成立开启了“开放、合作、共赢”的新发展阶段,各方要把科研资源有效利用起来,设定好目标,尽早将成果从实验室搬到科研基地试验,再到项目部的工艺基地进行验证,成熟的推荐到在建工程,成功的推广到未来的工程,希望早日看到合作成果孵化出的那一天。

图为刘文红致辞

佳讯研究院董事长刘文红在致辞中表示,轨道交通宽带移动信息通信联合工程试验基地不仅是与通号工程局集团 “首次”成立科技创新的联合体,也是佳讯的“首个”工程试验基地。她指出,联合基地具有完整的、丰富的工程试验资源,更面向成果的落地。她期待从铁路智能调度和智能运维,延伸到智能建造、智能工程,实现通信信号建设与运维的新突破。

揭牌仪式期间,与会领导及专家共同参观了北京交通大学宽带移动信息通信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后,三家共建单位进行了专题演讲及技术交流。通号工程局集团就“数字时代通信信号施工如何转型升级”进行深度探索并提出建议;佳讯研究院就“物联网技术在建维一体中的创新应用研究”介绍了合作创新的成果;北京交通大学介绍了“基于BIM和射线跟踪的无线覆盖数字化仿真技术”先进技术的实践应用。

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轨道交通安全评估研究中心、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老师和研究人员、通号工程局集团科技管理部、北京分公司、实验中心有关负责同志、佳讯飞鸿智能科技研究院院长、副院长、物联网所、网络所、移动所负责人等共计3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一直以来,通号工程局集团竭力尝试科技创新的各项突破,充分利用自身行业优势着力智能建造领域研发,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建立承载网联合实验室、智能轨道交通联合实验室,与北京交通大学、广联达、中电科二十所等开展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企业在各领域的科研创新能力以及人才储备能力。同时,建成了三基地(工艺/安全/工装)、三实验室(通信/电力/土建)、BIM一心一室,即工艺研究基地、安全教育基地、工艺创新基地,拥有CNAS和CMA认证的通信实验室、电力试验室、土建试验室,BIM技术中心和BIM工作室。成立了范学波、程立华劳模创新工作室。

王玲玲 周恒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