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调研显示,中国财会行业即将迎来充满机遇的十年

来源:东方网    2021-05-13 12:20
来源: 东方网
2021-05-13 12: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和 IFAC(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联合发布最新报告《生生不息:Z世代与财会行业的未来》(Groundbreakers: Gen Z and the future of accountancy),预测Z世代的财会专业人士及其雇主将迎来充满机遇的十年。

报告收集了全球9,000名18至25岁年轻人的反馈,其中包括2,127名中国受访者。报告揭示了年轻一代的期望与担忧,同时也为他们和雇主提供了就业方面的建议。

调研开展之时,Z世代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局。他们在谋求职业发展的同时,也见证了经济和社会的颠覆性变化。因此,从报告中可以看出,Z世代对职业机遇和身心健康尤为关注。64%的中国受访者表示关注自身幸福和心理健康,59%担心缺乏工作机会和工作保障,42%则担心收入不平等。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Z世代格外注重工作保障,却并不意味着他们会仅仅满足于获得一份工作。报告显示,他们更看重雇主能否帮助他们持续提升职业技能,能否为实现工作生活的平衡提供支持。

ACCA中国内地事务总监于翔天说:“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财会行业和企业同时面临机遇和挑战。这是因为Z世代要求他们所在组织的领导者能肩负重任,他们对工作与生活平衡、员工福利管理等也抱有很高的期望。”

报告发现:

·中国的Z世代拥有强烈的进取心:对比同龄人,83%的人表示渴望快速进步,79%看重高薪和身居要职,83%亦看重灵活性和工作生活平衡。

·Z世代深知工作环境迅速变化,并希望抓住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全球来看,64%的受访者希望在不同行业从事多样化的工作,来打造多维技能组合。

在Z世代眼中,财会行业将为他们打开机遇之门。中国受访者认为财会行业具有吸引力,拥有长期发展前景,灵活度高,而且更容易帮助他们寻求跨国、跨行业的工作机会。

·对于已经从事财会工作的受访者来说,45%表示长期职业前景是主要的吸引力,而42%看中的是获得专业资格的机会。

·对于正打算在财会领域一展宏图的年轻一代,调查结果大体相似,56%是被这个行业的长期职业前景所吸引,46%是为了跻身成熟、受人尊重的行业。

报告还发现,对于数字技术对财会行业的影响,Z世代认为技术将让财务人员从初级的工作中脱离出来,专注于能为企业创造更高价值的工作。

而对于财会专业人士所能发挥的广泛作用,受访的Z世代尚未有清晰的认知。只有少数受访者意识到财会专业人士在企业制定可持续发展报告中,以及在为广大社会创造商业价值中发挥着领导作用。

于翔天总结道:“财会行业既是企业价值的创造者,也是公众利益的维护者。我们的调研发现,年轻一代开启财会职业生涯的初衷正是能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他们能够施展才华,将技术融入财会行业,协助财会行业转型变革。”

“责任感和透明度在当今世界至关重要。企业制胜的关键点其实很简单:关注利益相关者,而不仅仅是股东。对于财会行业来说,这将是一个潜在的转折点。而年轻一代的加入,将为职场增添多样化和包容性,也将使企业进一步认识到它们能在社会中发挥更广泛的作用。在我们努力实现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这份报告释放出充满机遇和积极的信号。”

ACCA在报告中还提供了十项建议,以期帮助Z世代在变化的时代把握未来,实现职业梦想:

1.将自己的技术知识带给组织:你会因此受到嘉奖。

2.在组织内部树立自己的品牌:让工作接触更加个人化,从而建立较为深入的工作关系。

3.重视健康,增强韧性

4.记住,这是团队作战:科技有助于加强联络,未来还有很多向他人学习的大好机会。

5.不破不立:考虑“横向”移动,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

6.寻找导师和支持者:积极寻找导师和不同年龄段的同事,为你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你“查漏补缺”,他们的经验将为你提供重要的知识和智慧,这是非常宝贵的。

7.不断学习:关键在于未雨绸缪,学习新知识,加强适应能力,积极主动,对新的技能保持开放的心态,为未来做好能力储备。

8.认识到早期阶段的重要性:最终对职业生涯负责的只有你自己。作为一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认识到“早期阶段”工作的重要性至关重要。

9.建立一个受益终生的人脉网络:保持联络并建立一个强大的外部人脉网络,从而扩大学习机会、拓展新的职业机遇。在重要人际关系上的长期投入总会换来回报。

10.追求你的梦想:疫情迫使许多人重新思考财会行业的职业和工作正在发生的变化,这是做出贡献和有所改变的绝佳机会。追求你感兴趣的、能够赋予你目标感和职业成就的事情。长远来看,无论从事何种行业,财会专业的知识与技能都将助你一臂之力。

(顾天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