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龙发布电梯事态感知智能预警系统,阻止电瓶车乘梯上楼

来源:东方网    2021-05-24 14:22
来源: 东方网
2021-05-24 14: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全国各地均已明令禁止电瓶车入电梯。早在2017年12月31日,公安部、应急指挥部等多个部门就曾紧急下发《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电瓶车不能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为电瓶车充电。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image.png

面临明令禁止的政策法规,惨痛的事故教训,全国各地因电瓶车违规停放、楼道充电导致的火灾事故仍然屡屡发生,一套智能、安全、可靠的阻止电瓶车乘梯上楼的电梯事态感知预警系统迫在眉睫!

旺龙,作为IC卡电梯、云电梯、机器人乘梯发明企业,专注建筑智能化24年。旺龙,作为人机无感通行领导者,所有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可控,打造具备顶层设计和统一授权的人机智慧通行云平台,现推出旺龙电梯事态感知智能预警系统,对电瓶车乘梯上楼,坚决说“NO”!

方案介绍

image.png

旺龙电梯事态感知智能预警系统通过在电梯轿内安装AI摄像机,当检测到电瓶车时,声光报警电瓶车禁入电梯,联动旺龙云电梯控制系统,电梯门常开、无法关闭、暂停运行,同时联动旺龙人机智慧通行云平台后台,发出警报。后台人员可通过语音提醒和实时干预,劝说车主不要让电动车进楼入户,直至车主带车离开,电梯才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方案优势

1、完整落地应用系统:旺龙打造的是经个性化打磨、高效协同响应的完整智能化落地系统,为电梯安全打造系统化解决方案,系统集合了电梯事态检测、云电梯、机器人乘梯等各项功能,避免多系统林立、重叠造成的投资浪费和电梯安全隐患;

2、识别精准率超98%:内置具备神经网络加速引擎的嵌入式SoC,可运行基于深度学习的电梯场景事态感知智能算法;

3、排除常见干扰,如出现轮椅、婴儿手推车、医用救护担架、电动滑板车等误报;

4、声光报警:可通过声音及灯光报警异常事件,主动告知用户及物业后台;

5、联动控制:电梯车进入不允许关门,电动车离开电梯允许关门;

6、实时监控:管理中心报警推送,远程消警;

其实,要彻底保障电梯轿厢内的乘梯安全,不仅要着力解决当前突出的“电瓶车进电梯”安全隐患问题,还要统筹谋划如何应对各类潜在的安全隐患威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真正建立长效安全机制。

要解决电梯安全问题还要着眼长远,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电瓶车禁入电梯”仅仅是其中一个孤立问题,旺龙电梯事态感知智能预警系统不但对电瓶车说“NO”,还能解决电梯超载(对乘梯人数进行监测)、电梯困人、人为挡门、人员跌倒、异常行为等问题,通过系统性解决方案,才能让电梯更智能,更安全。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旺龙电梯事态感知智能预警解决系统支持手机APP远程监控及双向语音对讲,并适用其他相关对电动车禁止入内、禁停区域进行报警的场景落地应用,以及实现老人摔倒、应急抢救,行为预警等适老功能应用。为社区打造“智能化、一体化、高安全、高可靠”的空间人机无感通行解决方案,不断提升社区居民居住安全性,切实保障居民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广大居民利益。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