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蕊,毕业于常青藤名校哥伦比亚大学,曾为哥伦比亚大学商业行为实验中心多个学术研究设计实验工具。2019年加入YourDRs担任首席设计师,主导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在线预约平台等多个旗舰产品的设计开发,其负责产品被应用于北美顶尖学术机构及大型健康中心。新冠疫情期间参与筹建创立远程健康解决方案供应商Soma,以多平台覆盖,全系列服务在短短两年内成为行业内领军产品,受行业内投资机构追捧青睐。拥有数据科学背景的朱老师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善借用数据来进行功能决策,今天我们有幸采访朱老师,向她取经成功运用数据打造行业明星产品的经验和心得。
Q:我知道大多数设计师都是学艺术出身的,而您的学历背景是数据分析硕士,我可以认为您的数据思维能力是让您的设计能力远超同辈的重要原因之一吗?
数据分析能力的确在我日常设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让我知道设计什么,设计给谁,怎么设计。设计,特别是交互设计其实是一个有着严谨学术理论基础的职业,它并不是单纯的把东西做得漂亮,很多优秀的交互设计案例其实从纯艺角度看在视觉上并不是非常出众,但这个设计一定帮助某一群人,解决了某一个或者多个问题,实现了某个特定的目标。
具体来讲,当我们想做某个产品的时候,我们可能先有一个很模糊的产品轮廓,那我们首先要通过搜集数据来分析需求真伪,确定市场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么一个产品。然后我们再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一共有哪些群体会成为潜在目标用户,那我们就能有的放矢地针对这些群体设计功能。最后具体到这个产品的功能区域怎么划分,每个功能怎么实现的,怎么遣词造句,用什么颜色,放在左边还是右边,这些都需要对用户设计任务对他们进行测试,分析他们每个任务的完成时长,为什么能完成为什么不能完成,不同设计方案之间用户的接受度不同,另外怎么量化也是需要用到数据思维来设计的。只有把上面这些细节都踏踏实实地做好,做出来的设计才是人性化设计。
Q:目前市场同类产品出于对用户流失的恐惧都倾向于简化功能,您的设计反其道而行之运用了大量复杂的数据功能却仍能吸引到众多合作机会包括顶尖机构客户,为什么您的设计能做到别家做不到的事情呢?
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很多产品的功能虽多,但都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准确来说就是在堆砌功能,这样不但对于整体产品预算而言是巨大负担,对于产品使用者来讲大量无效信息也会增加学习时间,因此造成用户流失。我负责的产品多数为企业级数据密集型产品,它们会同时被同个大群体里面的多个细分用户群体用来做不同的事情,比如市场部用这个产品来分析上季度广告投放效果,同时财务部也要用它来分析成本支出,因此为了尽可能发挥产品本身作用,我们设计时必须考虑包含尽可能多的功能。为了取悦市场而过度简化功能是一种项目开发上的懒惰,是没办法真正为用户解决实际问题的。我在开始一个大型设计项目之前,会实地调研深入考察,条件允许的话我会和用户一起工作,观察他们日常是怎么干活的,需要什么信息,一般用什么工具达到目的,目前的工具为什么不能满足他们要求。在这个调研过程中我的团队也会搜集各种数据,我们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把这些数据拿出来复盘分析。
Q:您管理的团队设计水平是业界一流,您作为高层管理能力也是有口皆碑的,您认为您的数据思维也会能团队管理上面发挥作用吗?
会的,具体体现在有数据思维的帮助,你能把一些复杂的项目迅速细分量化到每一个团队成员上,也能很条理地规划整体项目市场,有序地分配预算。这对于管理大型企业和团队来讲都是比较重要的能力。
Q:您觉得现在全民大数据的时代是否要求每一个交互设计师都有数据思维呢?对于没有数据分析背景,或者是理工思维比较差的设计师,还有没有可能走到您这个行业高度呢?
我个人是建议从事设计行业的同学,特别是交互设计师,多学习了解统计学和数据知识,这对于在设计过程中做用户调研以及功能决策尤为重要,可以帮助你的团队少踩很多坑。交互设计师做出的东西必须要有理有据,这个功能怎么来的,怎么实现的,预期的用户效果是怎样,这些东西你和团队开会的时候说服大家,直接决定你在这个项目上有多大的推动力。
对于完全没有数据思维的同学,我还是建议他们多看书多学习,有意识地培养训练自己的产品分析能力。不需要很精通,但至少能清晰地解释传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做产品最重要的还是团队协作,只要能达到高效的团队交流成为成功的设计师并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