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安装的光电AED成功抢救1名心脏骤停患者

来源:东方网    2021-05-28 09:29
来源: 东方网
2021-05-28 09: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上海光电在北京地铁9号线安装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成功抢救了一名乘客。

5月24日早上5点多,1名男性乘客在北京地铁9号线北京西站站突然倒地,被地铁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现场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并取来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经过大概10分钟的抢救,患者恢复心跳,随后被120救护车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目前患者还在治疗当中。

2020年10月27日,上海光电AED进入北京地铁一号线,并覆盖一号线全部车站,一号线成为北京第一条全部车站配备了AED的地铁线路。在这次抢救中使用的AED是在一个多月前刚刚投入使用,本次成功抢救也是自2020年10月北京地铁部署AED以来首例成功抢救案例。上海光电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黄学群说:“这是上海光电在中国抢救成功的第30例案例,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公共急救关注度的提高,各项政策法规的推动,AED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种公众场所,普及AED的配置成为了很多城市的重点民生工程。仅去年一年,光电AED就陆续进入北京地铁一号线、广州地铁、西安地铁。去年的4月30日,安装在南京地铁苜蓿园站的光电AED也曾成功救治了一名在附近健身的女士。”

2019年7月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 -- 2030年)》明确提出要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港口客运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同时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全民应急救护知识,使公众掌握基本必备的心肺复苏等应急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到2022 年和2030年取得急救培训证书的人员分别达到1%和3%。上海光电希望通过自身的行动,通过政府、相关企业和民众积极的参与,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最终构建“生命救在身边”、互助互救的良性循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