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股份旗下安缆是如何助力“华龙一号”成为国家名片?

来源:东方网    2021-06-01 15:28
来源: 东方网
2021-06-01 15: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及:“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国和一号’和‘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取得新突破。”

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

5月20日,“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工程——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2号(K-2)机组完成100小时连续稳定运行验收,各项性能指标达标,经过69个月建设,目前建造、安装、调试各项工作圆满完成,正式进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走出去”第一站顺利建成,创造了国际最佳建设业绩,中国核电实现从“跟跑”到“并跑”。

  安缆厂区鸟瞰

这样一座国之重器,其所有核心设备均已实现国产,国产化率达88%。作为“华龙一号”的核心供货方,远东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远东股份 股票代码:600869)旗下子公司安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缆)早在2013年就携手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展开了“华龙一号”用核级电缆研发。

在这场大国重器自主技术的突围战中,每个系统每个部件为了创新不断挑战的故事,不断上演。以核电站电缆安全验证为例,工作人员要让电缆先经过15天模拟高温环境试验、再经过15天强碱性溶液浸泡试验,最后还要历经耐电压性能试验。经过三年的研发、试验工作,安缆成功攻克三代核电站用电缆技术难关,研发出“华龙一号”堆型用壳内和壳外核级电缆,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该产品实现了三个“首次”:首次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和护套材料的特殊电缆结构,具有结构紧凑、外径小、重量轻、耐高温、耐辐射的特性;根据三代核电安全要求,针对“华龙一号”首次确定安全壳内严酷环境鉴定条件;首次在国内进行了β射线与γ射线转换关系的计算、分析和试验,解决了鉴定试验过程中的重要技术难点。

2016年,安缆与“华龙一号”示范堆福核电站项目及巴基斯坦卡拉奇K项目签订供货合同。2020年11月27日,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发出第一度电;2021年1月30日,中核集团宣布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已完成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投入商业运行;5月20日,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2号(K-2)机组完成100小时连续稳定运行验收,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华龙一号”已从“造船出海”迈向“扬帆海外”,成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

“华龙一号”是当前世界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是我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对我国实现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跨越具有重要意义。安缆始终坚持“精益求精”的发展理念,在核电领域不断深耕,全力打造核电电缆资深服务商,助力中国核电走向世界。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