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抖音和ta的朋友们亲子专场”在京举行。@清华妈妈马兰花 、@喵小呜的盒子 、@安森垚 等多位来自全国各地深耕母婴亲子和科普领域的抖音创作者到场参与活动,并讲述了他们与抖音的故事。
(@喵小呜的盒子现场分享做抖音的感悟)
@喵小呜的盒子 的运营者老呜是一位亲子科普达人,今年35岁,广东人。3年前他从国企单位辞职,放弃原本舒服的管理工作,成为一名全职视频达人。在抖音上,老呜最喜欢分享自己为女儿制作玩具的画面。拍短视频的20个月时间里,他为7岁的女儿“小喵”制作了150个手工玩具。“钓鱼催眠机”、“双人弹射球”、“私房钱扭蛋机”、“自动行走的脚丫”……从生活“垃圾”中取材,一个个富有想象又充满童趣的玩具在他手中诞生。
在活动现场,老呜表示,“直到做了抖音后,我才明白选对方式,兴趣的价值会如此巨大。"在他看来,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就是"梦想中的样子”。
(@清华妈妈马兰花认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理念是放弃功利心)
“从来没有被100多万人喜欢过,我一定要去试试。”@清华妈妈马兰花 在分享中这样说。马兰花与抖音结缘始于2020年疫情。她有两个孩子,镜头下主要记录的是他们的生活日常,并以此分享马兰花的育儿理念。真实的亲子经历分享让马兰花的抖音号屡出爆款,她因此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掉高薪稳定的投资经理工作,专心照顾孩子的同时,经营这个账号。
和老呜、马兰花“半路出家”不同,安森垚在开抖音前,是科普界的“职业选手”,他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融媒体中心的编导,长期从事文化传播相关工作。
(@安森垚现场分享了短视频走进中学课堂的故事)
上到天文地理,下到风土人情,都在安森垚创作的涉猎范围内。浅显易懂的讲述方式让他的抖音视频一次次走红。安森垚也感受到在抖音做科普创作者的快乐之处:“本来有一些知识我懂,但是懂得没有那么彻底。为了给大家讲清楚,我就会再把知识学透。在抖音上,我还必须考虑怎么把知识讲得好玩。创作过程中,我学到了知识,也输出了信息,这是良性循环。”
专场活动上,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讲述了孩子使用抖音青少年模式学科普的亲身经历,他认为抖音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传递很多有趣有用的知识,但同时,家长也要肩负起监管和陪伴的责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协常务副秘书长吴宝俊表示,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抖音等网络平台已经成为科学传播最重要的阵地。未来要做好科普,就需要做好这些重要渠道的建设。
活动现场,抖音相关负责人发布了《抖音青少年模式数据报告》,并给家长们带来了专属的六一礼物——《抖音家长手册》。报告显示,过去半年,在青少年模式下,用户最喜欢的内容类别依次为动画、绘画手工、玩具、才艺和科学科普,奥特曼是青少年搜索量最高的关键词。我是不白吃、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摩登大自然等8位科普相关的创作者入围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创作者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