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高投资焕新新河浦:打造历史文化地标,树立城市更新标杆

来源:东方网    2021-07-05 12:57
来源: 东方网
2021-07-05 12: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当下城市的高速发展,核心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已经进入了通过城市更新来释放存量用地的新时代。特别是在广州,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广州城市更新的创新探索,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20年,广州盛高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代表着“绿地香港”创始者及第二大股东的盛高投资正式投身以广州为代表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城市更新工作。

城市有机更新 共振文化基因

城市学家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广州,别称羊城、花城,濒临南海,三江交汇,自古以来就是区域发展的中心,积淀了大量富有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印记。越秀区作为广州的行政服务中心、文化核心区、科技创新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高地,在最新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将城市更新列为重点工作。特别是位于越秀东山的新河浦,那里存在着广州市规模最大、中西结合、低层院落式的近代建筑群,约有400栋传统建筑,以清水红砖墙、民国水刷石、西洋式风格为主要建筑特色,并且还是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所在地,早在2006年就被划归市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2021年3月30日,第七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在越秀区举行“合作共赢 融合创新”专场活动,盛高投资与广州政府达成了共识,成功签约包括新河浦在内的越秀历史文化街区焕新工程,助力新河浦在新发展格局下腾飞。

(左三:盛高投资签约越秀历史文化街区焕新工程)

盛高投资负责 文化经济并行

盛高投资有着22年项目开发和管理经验,在国内外累计投资56个项目,赢得250多樽国际奖项,在城市更新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见解,赢得国内外市场的一致认可。

按照广州市委、市政府的“配套推进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提升,盘活好历史风貌建筑,传承红色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业态”总体要求,盛高投资在焕新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时采取连片成片改造,聚焦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及周边,围绕“一径、一馆”开展公共空间提升、建筑及围墙立面优化、功能景观照明补充、三线下地、建筑功能活化等城市更新系统工程,旨在将新河浦建设成为“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和“岭南文化中心”,打造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地标和吸引现代都市人的网红打卡地。

(新河浦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盛高负责人说,围绕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建筑保护、人居环境提升、文化艺术植入、社区共享共治等方面的整体复兴,将分别打造活力区、文化区、创意区,并根据不同的定位规划不同的改造方向和路线,有效地整体谋划与资源整合,点线面结合,强化历史文化价值向社会经济价值的延伸,协调周边城区整体发展,最终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焕新后的新河浦恤孤院路7号楼)

创新更新经验 面向全国推广

越秀区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的焕新,已经成为广州城市更新的典范。盛高投资通过注入广州老旧小区改造“全方位有机更新”、“全要素资源整合”、“全过程共同缔造”的最新经验做法,打造关键节点和样板点,以点带面实现多点开发,导入全新产业,有效提升街区气质和商业氛围。同时,盛高投资与建行等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紧密推进,量身定制融资方案,让多方市场力量也能深入参与城市更新,成为广州老旧小区改造中金融支持政策机制的范例。

这些创新的城市更新经验,不仅为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的焕新提供了有力保障,代表着政银企“三方合力”已经逐步成为广州城市更新的“常态”,更成为住建部推荐的可复制政策机制向全国范围内推广。

  (焕新后的新河浦东山肉菜市场)

好的城市更新,要与城市市民高度共情,要与文化基因高度共振,要与时代需求高度共鸣,这是盛高投资坚守的城市更新之道。相信以盛高投资的经验和担当,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的焕新,一定会呈现给市民更值得期待的美好生活。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