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系统让利要精准可持续

金融系统让利,既要看到恢复较慢行业企业的现实困难,助其渡过难关;也要从长远着眼,加快金融科技与相关行业深度融合,探索新模式,真正帮助其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些有益探索,都是对高质量让利的有效补充,既持续强化了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也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金融系统让利要精准可持续

来源:经济日报    2021-07-12 03:44
来源: 经济日报
2021-07-12 03: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金融系统让利,既要看到恢复较慢行业企业的现实困难,助其渡过难关;也要从长远着眼,加快金融科技与相关行业深度融合,探索新模式,真正帮助其实现高质量发展。

1.5万亿元的让利,是去年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对市场主体纾困,特别是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费让利,是促进经济稳定恢复的重要一环。

今年以来,金融系统的让利仍在持续。截至5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1万亿元,同比增速30.5%,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8.8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数2863.4万户,同比增加570.7万户。小微企业信用贷、续贷、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5%、57.9%、18.2%。

金融系统让利为何不停?当前,尽管我国经济持续恢复,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依然面临较大压力。此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对这些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的定向金融服务。不仅如此,一些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仍然需要时间走出疫情影响。

金融系统让利,重在高质量。去年以来,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主要有三招:一是降低利率让利;二是直达货币政策工具推动让利;三是银行减少收费让利。这些措施在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动能的同时,也需要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做细化分析,让金融支持更加细致、更有针对性。既要看到恢复较慢行业企业的现实困难,切实落实当前各项让利政策,助其渡过难关;同时,也要从长期发展的视角,加快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关键技术与相关行业的深度融合,探索转型新模式,以适应当前及未来生活方式、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化,真正帮助行业和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让利过程中,金融机构还应积极做好资产负债管理、精细化管理等,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对实体经济的可持续让利。如果金融机构自身都难保了,对实体经济肯定是不利的。因此,让利的前提,一定是不能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形成冲击。事实上,从去年以来的情况看,不少金融机构都在让利过程中实现了在负债结构、科技投入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也使相关业务实现商业可持续。

比如,通过科技手段创新服务模式,突破传统业务发展方式,充分发挥普惠金融对小微企业的服务作用,加强金融科技对线下行业的支付场景、营销场景、物流场景的支持,为相关行业企业提供投融资指导等金融服务。这些有益探索,都是对高质量让利的有效补充,既持续强化了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也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钱箐旎)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