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海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Phoenix创业者之家

来源:东方网    2021-07-22 14:53
来源: 东方网
2021-07-22 14: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创始人郭锐

个人介绍:

·海南师范大学法学院2018级法学专业学生

·G20 YEA(二十国集团青年企业家联盟)中国理事会菁英人才计划成员

·YPARD(全球农业发展青年论坛)中国区人才信息库成员、全球协作网络成员

·寻星(海口)创业指导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执行官

·博宇新创科技(海口)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人力资源总监

·海南省义工互助协会高校合作部部长

·Phoenix创业者之家创始人

·作为第一作者,拥有软件著作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专利1项

·国家级科研项目计划立项、知网收录

·国家级课题立项、知网收录

·吉林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

·2019年海南省第一届大学生核安全知识竞赛一等奖

·2019年海口市第四届七五普法知识竞赛一等奖

·2020年全国大学生财经素养大赛三等奖

·2021年全国大学生海南自贸港旅游创新大赛华南赛区二等奖

·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海南省银奖、云南省铜奖、福建省铜奖

·2021年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山西省银奖

谈起创业,郭锐感慨万千。

2019年,在海南师范大学刘敏老师和陈霆老师的支持下,郭锐和本校牛冠捷学长一起组建了尚民工作室——主要是利用微动画的形式实现提升地区关注度、推动地区发展的公益创业项目。

“当时才大一,经验几乎没有,看着商业计划书感觉完全无从下手。结果也不太好,仅仅拿了当年的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校赛二等奖”。

(尚民工作室合影)

虽然开端并不完美,但在学校老师和学长学姐的热心帮助下,郭锐逐步有了自己对于创新创业的见解。此后他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类竞赛、科技类竞赛,获得了不少奖项和成果——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立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铜奖等。

其实创赛仅仅是一方面,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在于用敏锐的视野去探索和发现优质的创业点。

2021年,郭锐在尚民工作室的基础上和学校学院的支持下,创立了Phoenix创业者之家。

Phoenix创业者之家,是在海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支持下成立的创新创业团队,团队指导老师包含民政部和教育部的创新创业导师、海南地区的创新创业先锋及来自海南师范大学不同专业的教授、讲师等。

“Phoenix创业者之家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这么简单。我和团队指导老师更希望的是能够培养和发掘更多本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团队学弟学妹们的创新创业思维,最终能够投身到实体创业、投身到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当中去”。

Phoenix创业者之家成立短短数月,目前已成功帮助团队成员运化成立2所公司,获得十多个创赛省级奖项,三十多个校级创赛奖项。并与香港一家机器人产品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郭锐的公司寻星创业,核心成员也都来自Phoenix创业者之家。

(Phoenix创业者之家部分成员合影)

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郭锐顺利收到了G20 YEA(二十国集团青年企业家联盟)的Offer,成为了该组织的一员。并作为嘉宾参与了G20香港地产科技论坛,分享了其个人有关于房地产科技创业的观点。

(郭锐G20 YEA成员证书)

(G20地产科技论坛海报)

“其实我在创业团队中的角色,主要是组织活动,并且负责BP(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商务资源的对接,而其他成员则分别负责财务、技术开发、PPT制作、专利申请等方面的工作。团队分工合理、各司其职是我们团队短时间内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谈到对学弟学妹的建议,郭锐提到“现在的创新创业类大赛、科技类大赛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我建议学弟学妹更多的去参与A类、B类竞赛,既能积累经验,又获得了具有含金量的奖项,对将来的个人发展很有好处。尤其是挑战杯和互联网+,是应该优先考虑参与的两大赛事,这两项赛事含金量最高,注重教学和实践的有机统一。只要学弟学妹能耐住性子、抓住机会、大胆尝试,就一定是会取得收获的。”

联合创始人成博韬

个人介绍:

·海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9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

·博宇新创科技(海口)有限责任公司CEO

·Magic游戏工作室创始人

·2021网易游戏宣传大使

·全栈游戏师

·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

·国家级课题立项

·2021榕树计划国家级奖项

·2021互联网+海南省省赛一等奖,推送国赛

·2021三创赛省级立项

·2020 APMCM Undergraduate Group Third Prize

·2020计算机设计大赛省三

·2020泛珠三角计算机设计大赛省三

谈起创业,仿佛触动了成博韬比较在意的一点。

2019年,成博韬高考结束,选择了海南师范大学。在假期期间,他选择了为了自己之前的梦想,去学习游戏开发。成博韬提到“如今的游戏市场已经逐渐明朗了,游戏不再是往年家长们看的那样仿佛是毒瘤,在经过重重审核之后,还是会给广大游戏玩家呈现出一款适合的游戏产品的。我们也能看到现在有很多游戏,如DOTA2,LOL,PUBG等踏上了电子竞技的征程,也会有各国选手为国家荣誉而征战。我之前的思想就一个,日本能做出来刀剑神域(动漫),欧美能做出来头号玩家(电影),都是游戏向的产物,那我为什么不能就此做一款VR平台&游戏呢?”

我们通过沟通了解到,成博韬当时还没正式入校上大一,就已经去参加了2019届的微软创新杯,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之后2020年计算机设计大赛和泛珠三角计算机设计比赛也是进行的游戏设计,包括有几次实习面试也是去游戏大厂。在学校也多次组队意向去做游戏开发。

“不得不承认的是,国外的一些商业游戏甚至做的效果不比一些独立游戏差。我们国内最近在这些方面都有复苏,比如说动漫上的《雾山五行》,《刺客伍六七》等,电影的话之前的《流浪地球》,文学创作一直就比较领先,现在国内的好多小说国外争相寻找译本。游戏的话虽然也在发展,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每次游戏竞赛各种中小型游戏工作室都蜂拥而至,后来提交的时候没几个完整的作品。工作室多是好事,就如雨后春笋。需要有合适的机会和资源才能长足发展”。

除此之外,成博韬自己创办了游戏工作室,在学校也有意识的进行一些宣传,还有投资了一个游戏项目。而且听说他本人在不同团队中也承担了不同的角色。

“关于这一点,我经常戏称自己为‘全栈游戏师’,其实根本达不到真正的全栈,只是各方面都会一点。团队缺策划,我去当策划,缺程序这正好是我擅长的地方,缺美术我慢点画也能出作品。我创办那个工作室就是吸纳一些人去一起开发,不一定是我的游戏,自己有好的点子,有一定的人手,完全可以开展。”

就在最近刚刚结束的互联网+省赛里,成博韬的团队是拿到了金奖,并且代表团队进行了经验分析的讲座,在讲座里他也提到:现在的创新创业是很公平的,也是一视同仁的,每一个人,无论年龄多大,无论是何专业,首先要把自己的“灵机一动”变成一份可以和其他人分析的文案,这就完成了“创新”的理论部分。至于“创业”,创新达到一定程度可以尝试去实现自然就是创业了。

“综合类大学最好的一点就是可以找到不同领域的同学,只要仔细发掘,就可以找到一个完整的团队。大家要勇敢的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有信心去实现自己的创新点。”

2021级学生九月份就要入学了,成博韬给2021级的学生写了一封信,里面有一段提到“大学的竞赛是一个平台,或者说是一个跳板,紧凑的赛程不一定让你做出多么完整的产品,只是给你一个时间限制让你做起来更有紧迫感。有很多毕业的大学生会去纠结就业问题,试想一下,当你的创新创业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是不是也可以就此自己创业,实现一些方面的财务自由。”

(成博韬于学校分享创业经验)

联合创始人杨钦华

个人介绍:

·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20级设计学专业学生

·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优秀营员

·Phoenix创业者之家联合创始人

·拥有软件著作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专利1项

·2021年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海南省铜奖

·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一等奖2项

·2019年第二十七届南充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2018年第二十六届南充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杨钦华的发明之路自小学开始。小学时他就发明了“风扇笔”,让学生在书写的同时可以解决夏天的炎热。

(小学时的杨钦华和他的风扇笔)

在高中时他担任学校科技创新社团社长,他说:“我很怀恋高中时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一起合作、探讨、学习相关知识技术,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参加2018年全国青少年科学营的活动,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老师教我们制作收音机,辅导员带我们参观创新创业园区。让我对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有了更深的热爱。”

在高考完的暑假,杨钦华带着他发明的可温控发电的智能水杯参加了当地的科技展示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了教育科技局工作人员的肯定,并为他提供了申请专利的渠道帮助。

在大学里,杨钦华也积极参加2021年第十届“挑战杯”海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大学中,他认识了一些优秀的同学和老师,他希望在和团队的合作中结合自身专业和兴趣爱好为团队贡献一份力量。

(“挑战杯”省赛团队成员合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