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车联:自动驾驶单车改造成本或将降低90%

来源:东方网    2021-07-30 09:53
来源: 东方网
2021-07-30 09: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通过大幅降低单车改造成本,车路协同或将成为自动驾驶规模化落地的先行路径。

目前,一款自动驾驶汽车的(L4 级)制造成本约为2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30万元),相当于一辆玛莎拉蒂跑车的价格。这其中,硬件设备一般包含:6~12台摄像头、3~12台毫米波雷达、5台以内的激光雷达以及1~2台GNSS/IMU和1~2台计算平台(不同方案会选择不同侧重的传感器)。而最为昂贵的当属激光雷达,尤其是用于远距离、大范围探测的L4/L5级别自动驾驶主雷达、在成本逐年降低的当下,也达5万(人民币)左右。让车辆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高昂成本,成为自动驾驶车辆难以被个人消费者所接受的最大障碍。

【自动驾驶车搭载昂贵的激光雷达】

东南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智能网联交通联合研究院院长冉斌曾表示,通过车路协同可以大大降低自动驾驶的门槛,单台车可以节省50%—90%的成本。同济大学朱西产教授也曾表示,车路协同是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必由之路,路端计算将降低车端的计算量,从而降低车载芯片成本。百度2019年曾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车路协同已经可以解决单车智能在路测时遇到的54%左右的问题,减少62%的接管次数,降低30%的单车成本。而据蘑菇车联最新统计,通过道路智能化改造,路端感知及云端感知将有效补充单车感知不足,降低单车改造成本,目前平均每辆车改造成本为10-30万(人民币)。这意味着单车改造成本有望降低90%以上。

【东南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智能网联交通联合研究院院长冉斌】

目前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约为3.1亿辆,如果将每台车都进行自动驾驶改装,加上测试成本,这个数额将高达400万亿甚至更高,而中国公路总里程为484.65万公里,每公里道路智能化改造的费用约为100万左右,整体公路改造约为10万亿,即使加上其他道路的改造,全部费用也不到所有车辆进行单车自动驾驶改造成本的10%。

在此基础上,车路协同是由行业共同承担基础建设,整车可以降低部分设备的数量和性能指标,有效缓解加之在单个行业的压力。如果车路协同收取服务费0.4元/公里,当使用车路协同服务的单公里通行车次达250万辆时,可实现盈亏平衡。如果10%的通行车辆使用车路协同服务,则总通行次达到2500万辆时实现盈亏平衡,这意味着繁忙路段一年即可收回成本。而最便宜RoboTaxi成本也为50万左右,按照平均每月营收2万,2年半才能平衡车辆硬件成本。

  【单车改造成本大幅降低的蘑菇车联城市公共服务车队】

2020年12月30日,交通运输部30日发布《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自动驾驶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积极进展,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车路协同等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和测试验证取得重要突破。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提出,在未来 15 年,通过实现北斗时空信息服务、交通运输感知全覆盖,使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此背景下,国家战略从顶层支持车路协同,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自动驾驶规模落地的“中国路线”越来越明确,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为车路协同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国家政策支撑,5G、v2x等技术推动下,车路协同或将让自动驾驶进入日常生活成为可能。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