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圈粉”,陆家嘴CBD的这个“中心”,真香!

来源:东方网    2021-08-03 14:39
来源: 东方网
2021-08-03 14: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国际航运大厦上班的白领沈小姐和在陆家嘴附近小区居住的彭阿姨本没有交集,却先后走进位于昌邑路699号的陆家嘴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商务楼的白领与社区的孩子们本也没有交集,却因为这个新党群服务中心的落成,在这里找到了共同话语。

如果有人好奇,这个三层楼高的服务中心有何特别之处。年轻人不妨轻触屏幕,预约一场TED演讲,来一场科技大爆炸。不擅智能操作的银发族也可以通过传统的通信方式,预约排练场地,弹起心爱的扬琴,唱着抒情的小曲。这里,是陆家嘴社区的红色新地标,也是陆家嘴党员群众的温暖新家园。

走进来,这里欢迎八方来客

“我可以进来吗?”中午时分,一名在附近建筑工地干活的工人怯生生地询问门卫,在得到“当然可以”的答复后。他径直来到午餐区,花十几元点上一份荤素搭配的可口套餐。这一幕恰好被记者看到。在与之聊天的过程中,对方吐露说,一开始看到是党群中心,觉得自己不能进来,没想到竟是完全对大众开放的,还有那么价廉物美的午餐。

从最初党建服务中心到如今党群服务中心,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彰显了更为开放的态度。从服务党员到服务群众。服务的对象出现了倍增,志愿服务区、文化服务区、亲子服务区、“食分关爱”生活服务区、共享办公区,青少年儿童、白领、居民、外来务工者、创客............谁都可以来这里坐坐。

传统的党建元素在这个空间里进行了巧妙设计,亲和、大气、简约的空间规划完完全全呈现了陆家嘴“高品质”服务的气质,在细节和布置上润物细无声地体现着“为民服务”的宗旨。

如果不是物色到了服务中心内的运动空间,在国际航运大厦上班的楼宇白领沈晓娴恐怕很难将瑜伽这一兴趣爱好坚持下去。从去年年底迄今,每周二和四午间一小时,她都会和楼内瑜伽群的群友们结伴到这里打卡。作为瑜伽小组的发起人,起初是她带大家看着视频做瑜伽,后来出现了轮值领队。

“每周我们楼约有20~25人次到这里来参加活动。上班族平时都很忙,很多妈妈周末又要带娃,大家利用的都是碎片时间,不需要周末特地出来放松。这里已经成为我们的固定活动场所,已经长达六七个月了。”沈晓娴告诉记者,从工作地点到党群服务中心直线距离才二三百米,走路就5分钟。这块宝地除了被他们楼的白领们相中外,还吸引了服务中心方圆一公里的其余30多个联合党支部的党员白领。

空间舒适、环境宜人是沈晓娴和其他白领们对这里的印象。“以前也有白领去外面报课。但来到这里后再也不想去外面了,这里的场地甚至要优于一些商业场地。周五下班后这里也有针对白领开展的公益活动。” 就在前不久,沈晓娴和其他白领还过了一把绘画瘾,纷纷画出陆家嘴的地标建筑物——东方明珠、上海中心、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等。

记者了解到,这个新的党群服务中心不仅被附近上班的白领们看好,一落成,它就受到了不少居民的青睐。现在,这里已经是陆家嘴街道越剧队等30多个文体团队的排练场。

67岁的彭翠红所在的陆家嘴街道越剧队,经常要为基层送演出,到敬老院为老人唱戏,在得知新落成的党群服务中心就有排练场地时她高兴坏了。

其实,彭阿姨的先生作为党员,早就受邀赴陆家嘴党群服务中心参加支部组织生活,顺便打了打前战,回家后就和太太力荐这一新场地。“我们戏曲队的队员们到了现场觉得就是它了。这里环境很好的,办公人员也很热情。排练完,我们花18元就能吃到一顿不错的便餐。如果到外面去吃饭,也不方便。这里还有微波炉,方便带饭的队员,非常人性化。”唯一让彭阿姨有点紧张的是:随着服务中心的知名度打开,街道辖区内的居民文体团队纷纷来这里订场地。经过沟通争取了两个半天的场次。“现在场地预约有些紧张。看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都识宝地。”

不仅如此,这里还吸引了一些“稀客”的光临。有一家附近银行高管的儿子今年参加高考,在寒假的时候经常到这里来温习功课。基本上是早8点至晚8点,晚上才被爸爸接回家。

而位于三楼的共享办公区,就好比是一个迷你WeWork,更是吸引了一家刚刚起步的初创企业来这里短期办公。虽说场地是免费的,还有全套的办公配套服务,但服务中心与这家办公的企业约法三章,不能大声喧哗,遵守中心的公共空间管理规定是最基本的入驻门槛。

留下来,这里汇聚特色活动

随着这里的人气越来越足,这里的活动也越来越多元化。来到二楼的阅悦书房,官方推荐的四史学习书目让人明理增信、琳琅满目的人文百科书籍让人驻足停留,为了让它成为党员群众主动前往打卡的知识空间,通过党建联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专门引入了辖区内最美云端书屋——朵云书院,由专业团队进行选书配书。

在结束一周的繁忙工作之后,大家来到这里,可以从书架上选择一本好书,细细品读,让快节奏的生活慢下来,享受片刻的惬意。而一处摆放着几张时尚桌椅的阅读区,则让爱书的人可以坐下来小憩。有块空间特意留了白,没有椅子,也没有摆设。将来,这块区域可以举办小型读书分享会。读书达人在这里语速飞快地拆书,分享心得,听起来就有些酷炫。

同时,为了让社会风尚主旋律启迪人、激励人,书房内嵌入了很多时代名言、主题精句,让群众在书香中行稳致远。

来到三楼的科创空间,这里是科学社的活动场地,从门口的课程表可以看到,每天的活动排得满满当当。基础编程、模型制作、科普纪录片观看、机器人历史、科技小发明、乐高机器人、科学家课堂............在这个空间里,小小科学家和科学爱好者们尽情发挥想象力。

随着服务中心越来越热,入驻的文体休闲活动质量也日臻优质。陆家嘴午间一小时的白领活动,除了瑜伽健身外,还有大家喜爱的绘画、手工制作、以及周五晚上的爆笑脱口秀等。中心举办了不少形式新颖的微党课,比如音乐党课、电影党课、情景党课等。有一家两新动漫企业还打算和辖区内的一所小学结对,在6月底开设漫画党课,为小学生听众讲述百年工运史。

陆家嘴区域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人群多,中心的TED讲堂会定期邀请达人来这里做分享。未来,我们也将打造“陆家嘴下午茶”品牌,邀请行业精英,给创业者答疑解惑。

“服务中心是为了全人群服务的,我们的活动形式也是丰富多彩,老少咸宜的。”打个比方,每周一,福山居民区的戏曲团会到这里排练。而晚上,这里成为离退休干部合唱队的“唱吧”。

福山居民区的戏曲团来到这里排练纯属巧合。原来,这支队伍长期在社区活动室排练,但有次场地临时冲突,经居委会干部提醒,他们来到步行距离10分钟的党群服务中心。几位团员起初觉要携带笨重的乐器,当得知戏曲团的顾虑后,工作人员建议,以后乐器就摆放在中心,不用搬来搬去,并将每周一作为戏曲团排练的固定时间。双方一拍即合。如今,几位团员对这里的服务啧啧称赞,“原来在居民区排练,环境太嘈杂,而且经常要换时间。现在的服务太周到了,一个词——灵光!”

还想来,这里孕育创新活力

“听证会”失败了怎么办?历史遗留“老大难”问题如何解决?什么时候召开协调会?协调什么?在中心二楼的社区治理实训营都能找到答案。这里整合了“三会”治理、公共协商议事、直播课堂等多项功能,成为社区工作者的充电站和练兵场。

“封井战役”与“流动的”垃圾箱房、钢瓶“清零”专项行动,一个个生动而又富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实训课程每周都将在这里上演,社区的治理能手、治理达人自己做讲师,以角色扮演、情景重现的形式,让更加规范化的“三会”助力基层协商民主,实践“人人都能有序参与”的社区治理。

小区微更新、加装电梯、逗乐园建设、停车难等治理需求在这里提取、资源在这里集聚、项目在这里产生、评价在这里公布,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红色阵地。

“我们所要做的是通过党建引领搭建平台,进行资源整合,让区域内丰富优质的资源与社区需求对接,在“党建红”的牵引下真正落地成为创新自治共治、服务党员群众的项目。”

比如每周六的小鹿亲子悦书房,就是由平安的志愿者认领的,为亲子家庭提供公益阅读活动。而科学社的活动是由区九三学社、区科协、工商银行认领的,目的是打造一个居民家门口的科普基地。而食堂区域则引进了“长者膳食改善计划”,吸引各类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参与到为老助老服务中,市场价25元一客的套餐,在这里的售价是18元,优惠的价格由爱心企业捐助。考虑到街道的老龄人口占到三分之一以上。食堂还为失独、独居、残障等6类标识的老人再减免5元餐费。

嵌入中心三楼的“红客厅”是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为年轻人量身打造的学习平台,“这个项目是与我们‘金色纽带’党建联建单位人民网共同携手,东方医院、一建集团、浦发银行等驻区单位已纷纷入驻,就在项目发布会进行中,我们又陆续收到了好几家企业的入驻申请。”

这种自主“圈粉”的现象,可见党群中心服务力辐射力的广泛,更可见陆家嘴软实力凝聚力的引领。

“沿着世纪大道看去,宽广的路面旁,还有最新的上证指数和汇率报价。在这里,你可以亲耳听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声音,亲自吹响中国城市发展的号角。”90后的小胡是陆家嘴工作的白领,她认为时代的脉动,就在每一个陆家嘴人的身边。

“给90后讲讲陆家嘴”是“红客厅”发布的第一个特色项目,通过90后的老党员给90后讲讲陆家嘴的历史与发展,吸引了更多的年轻朋友,这既是党史学习,更是一种传承。“我们期待更多的年轻人在这里成为学习先锋、学习达人,成为科学技术的引领者,成为陆家嘴建设发展的生力军”。

打卡陆家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这既是引领时代主旋律的红色阵地,又是贴心服务社区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走进来、留下来、还想来,这就是新时代党群服务阵地的魅力所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