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7.20”特大洪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在为灾区人民祈福的同时,人们可能会好奇在断水、断电、断网的灾害现场,救援人员是如何与指挥中心通信的。
当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发生时,后方指挥人员需要第一时间掌握现场情况,可是灾害往往会导致通信中断、灾区失联。在这种情况下,卫星通信几乎是唯一的应急通信手段。救援人员携带卫星通信设备进入灾害现场,通过卫星信道恢复灾害现场同外界的联系,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在郑州市的救援现场,救援人员通过一台台卫星便携站,在短时间内建立起通信生命线,为抢险救援提供应急通信保障。
消防官兵在使用BWP500A型卫星便携站
通信保障人员在架设BWP750A型卫星便携站
记者从参与一线救援的江苏消防总队了解到,灾害现场的卫星便携站是南京控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BWP500A型、BWP750A型卫星便携站。设备开通架设只需3分钟,单人即可轻松携行。轻巧、快捷、操作简便是控维卫星便携站的独特优势。由于卫星便携站完全不受地面环境因素的限制,现场的救援人员可以快速打通指挥中心与指定区域之间的通信联络。在受灾严重的卫辉市后河镇李兴村,当地公网基站损毁,现场救援人员使用卫星便携站和无人机迅速建立起应急指挥体系,将无人机采集的视频数据通过卫星链路实时传回后方指挥中心,为指挥提供有效支撑、为决策提供精准信息。江苏消防总队的消防官兵为控维的设备点赞:“有了卫星便携站的支撑,再也不用担心联系不上指挥中心了”。
除提供卫星通信设备外,南京控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还多次向受灾最为严重的郑州、新乡等地派遣通信保障小组,协助保障灾害现场的应急通信。一线指挥部对控维通信专业的通信保障能力和性能优异的应急通信设备表示肯定,并对控维通信在人力、物力上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长期以来,卫星通信在军事、远洋、抢险救灾、航空通信、远程医疗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国内卫星通信技术长期受制于人,80%以上的市场被欧美公司占据,更重要的是,卫星通信的核心技术被人卡了脖子,导致大量政府和行业用户的卫星通信系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个问题,控维组建了专业的研发团队,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入手,成功研发出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蓝鲸宽带卫星通信系统”。该系统由卫星便携站、车载站、船载站、机载站等卫星通信终端和控制中心组成,软硬件完全自主研发,能够完全代替国外同类型产品,相比于国外系统,在信息安全、定制化和服务保障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南京控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十分重视产品的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一直致力于研发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通信技术、设备和系统,生产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卫星通信产品,在卫星通信领域拥有数十项发明专利。公司的卫星通信产品已为大量一线救援力量提供了应急通信保障,在河南洪灾、寿光洪灾、利奇马台风、甘孜泥石流等多次自然灾害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救援人员能够通过使用控维通信的产品,让灾区不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