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S峰会专访|肇祺智能许美子: AI助力人伤风控行业变革

来源:东方网    2021-08-04 15:58
来源: 东方网
2021-08-04 15: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CFS第十届财经峰会暨2021可持续商业大会于7月28、29日在上海举行,主题为“增长”。此次CFS财经峰会适逢十周年,备受各界关注。10年来,来自各领域各行业的众多代表在、峰会上探讨最热点的财经话题和经济事件,分享变革智慧,共促经济复苏增长。北京肇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肇祺智能”)作为科技创新企业代表受邀参加本次峰会。

肇祺智能是一家专注于保险理赔风险管理的科技企业,致力于将保险、健康、医疗、司法等领域专业知识,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知识图谱等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打造国内领先的保险理赔智能风控平台,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一体化、可落地的风控解决方案。

依“逆向还原风控法”,肇祺智能自主研发了“祐睿”人伤决策系统,助力保险公司降本增效目标的实现。“祐睿”系统攻克了人伤案件牵涉广、专业壁垒高、信息盲点多、处理效率低等诸多难点,在提高调查有效性、调解减损率,有效降低诉讼率同时人力配置得到优化,专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因产品对保险行业理赔风控的颠覆性变革,以及在保险科技领域的独创性,肇祺智能获得CFS第十届财经峰会授予“2021最具投资价值奖”,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祐睿’车险人伤AI决策管家”荣获“2021产品科技创新奖”。肇祺智能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许美子女士,接受了峰会媒体专访。

主持人:许女士您好,请向大家介绍一下肇祺智能,以及公司的主要业务或者产品。

许美子:肇祺智能致力于保险理赔风控领域,现阶段专注于车险人伤的风险管理。

各大保险主体是社会的稳定器。如何让这个社会稳定器在更好地发挥社会职能的同时,又能降低各保险主体的管理成本、提升运营效率,是我们在设计产品时面临的首要问题。

现阶段产品聚焦于人伤理赔风控这一垂直细分领域,运用我们已知的专业知识,比如保险、医疗、司法,再加上自然语言处理、AI成模以及RPA技术,探索行业边界,实现科技赋能。我们将技术、业务、市场相结合,形成智能产品,助力保险主体能够良性地发展。

主持人:在车险人伤方面,车损可能大家比较好理解,但是人伤的风险管理,很多人可能不清楚,都有哪些难点有待攻克?

许美子:当前行业车险人伤的赔款约达2500亿元/年,其中渗漏、欺诈占比约30%左右,无论从体量还是难度上来说,人伤理赔风控都是行业痛点和难点。困难源自行业内部特性,也受制于技术因素。

首先,车险人伤表面看似简单,但实际上,交通事故人伤案件处理环节多、链条长,且涉及人员复杂,比如交通管理部门、医院,律所、鉴定所等等,因此人伤理赔天然就存在跨领域、跨专业作业的情形。如何平衡各环节利益,准确做到不惜赔、不滥赔,一直是困扰保险公司管理者的巨大难题。

其次,在行业当中,我们一直认为处理人伤案件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是全方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但实际工作中能同时精通保险、医疗、鉴定、司法等领域的人才凤毛麟角。所以,跨领域人才的缺乏也是车险人伤理赔风控的难点。

第三,人伤案件风控管理全流程中,管理者存在诸多信息盲点,数据上的烟管效应明显。保险主体无法从数据上获悉足够的风控信息,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突破的。

  主持人:针对您说的三点问题,肇祺智能的产品有什么特别的优势?

许美子:优势上来讲,我们的产品有三大壁垒:一是,我们文书解析能力;二是,业务逻辑能力;三是,我们的应用场景能力。

首先,从专业角度来讲,我们对海量文书进行解析并将自然语义处理引入风控运用,本身在行业当中就是一个全新的应用,甚至在探索过程当中已经触达到了行业世界顶尖的边界,所以技术壁垒不言而喻。

第二,在业务逻辑上的应用,我们有别于其他机构。我们认为应以业务驱动作为产品本身的原动力,重塑整个行业人伤理赔风控管理的方法论,还原到我们解决问题的根本上去。这样的管理思路也属首创。

第三,关于场景应用,我们运用的是整个“算法+模型+智能输出”的模式,在智能AI、敏捷BI共同兼容的智能环境下实现,场景应用比较丰富而且实用性强。

主持人:保险科技企业在近几年逐步兴起,您是肇祺智能的联合创始人,当初您和团队选择车险人伤项目创立公司的原因和优势是什么?

许美子:先说一下原因。我个人在头部保险主体从事长达15年理赔风控管理工作,发现无论在哪个管理层面,我们的管理点或者我们的能力输出点都存在掣肘,靠个体输出很难解决全流程的问题。如何帮助一线人员在实务中更得心应手,如何把风控管理变成自主可控的、大数据科技赋能的工作,降低对个体的依赖——这是一件足以改变行业人伤理赔管理模式的大事情,具备颠覆性变革的意义。因此我们决定带着志同道合的行业人员,也可以说是行业领军人一起做这个事情。

优势方面,肇祺智能核心技术团队来自美国硅谷一线互联网公司及国内知名保险科技公司,自2015年起,就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保险科技领域,同头部保险公司展开多个风控项目的落地合作;核心业务团队来自国内各大保险公司,具备成功的保险科技创业经验。业务与技术的默契融合,成为公司创立、项目落地的重要因素。

主持人:我们关注到,近年来保险行业也在发生着深刻变革,对于肇祺智能来说,有什么市场驱动因素影响吗?

许美子:有的。

首先,一直以来财产险管理可大致分为车物的成本管理和人伤的成本管理。保险行业发展的这些年,在车物的成本管理上面,从人力到技术,从规范性到数字化都达到足够精细、较为完善的程度;而大部分的理赔风控压力落在人伤管理上。传统上,人伤管理一直以人作为责任管理的主驱动者,而较少借助科技力量。加之第三次费改后,各保险公司成本压力增加,车险人伤的理赔风控提效显得尤为迫切。

其次,传统的人伤管理工作难免存在一些惯性思维或者管理瓶颈,或者工具运用方面会出现供需不平衡,因此在梳理风控管理要点外,更应从方法论上进行彻底颠覆,打破传统思维,探索人伤理赔风控降低成本、提升效能的直接、高效的途径。

最后,从技术层面讲,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日趋完善,为我们产品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肇祺智能的AI风控产品因此应运而生;从保险公司经营层面讲,综改后车险理赔成本压力也促使保险公司对人伤科技产品存在巨大需求。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