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老国表之“红旗表”

来源:东方网    2021-08-05 09:54
来源: 东方网
2021-08-05 09: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提起记忆中的国产表你能想起哪些呢?上世纪70-80年代,中国手表行业进入鼎盛时期,纷纷制造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民族特色品牌,摆脱束缚走出了工业发展的强国之路。

最美“红色记忆”,开创计时新体验

在众多国产表厂中,辽宁手表厂曾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大家信赖的品牌。它始建于1957年,与上海、天津并称为中国三大手表生产制造基地。从 50 年代生产的前进牌手表、60 年代的辽宁牌手表、70 年代的红旗牌手表至80 年代享誉全国的孔雀表,每一款都让大家念念不忘,为中国手表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辽宁手表厂出产的“红旗表”,一经面世就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红旗机械表)

1970年,由辽宁手表厂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自愿组成“红旗表”试制小组,进行新型手表的设计和试制,当年投入批量生产产量达15万只,使丹东手表工业初具规模。

1971年4月20日,轻工部通知:红旗牌手表(即“红旗表”)技术鉴定合格。

1973年,辽宁手表厂以“辽表革发(73)文件提出申请“红旗牌”手表(即“红旗表”)启用“H”商标(即HONGQI),每一只“红旗表”的后盖都印有“红旗(HONGQI)”的logo,随后还增加了各种花色图案,使之在外观上更加增色。同年,根据轻工部指令,辽宁手表厂转产全国统一机芯手表,当年年产40万只。

(红旗日历手表)

1978年2月8日,新型“红旗表”在市内轻工产品商店展销,十天内销出704只,比展前十天销量增加108.3%。1978年8月19日出版的《丹东日报》这样评述:“‘红旗牌’手表猛追全国先进水平,手表公司采取切实措施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

“红旗表”象征着中国手表行业的发展,包含着光荣与希望,是一种强烈的民族责任,一种历史使命感和一份爱国意志,这抹“红色之美”成为了一代人珍贵的回忆。

承载兴衰,秉持初心

可惜的是在80年代特殊的背景下,辽宁手表厂也受到影响,导致产品滞压严重。经多方研讨并在省、市主管部门支持下,辽宁手表厂决定将预售的“红旗表”全部收回,兑换新表,终获成功,挽回信誉。公司将这一重大历史转折郑重铭定为“难忘的一九七八年”以激励永进。之后进入到90年代,辽宁手表厂在外国产品陆续进入中国市场的冲击下,也逐步陷入了经营低谷时期。

“红旗表”曾是辽宁的骄傲,辽宁手表厂虽没落却一直秉持初心,致力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为了重振手表产业,2008年7月,辽宁市政府同意由辽宁天赐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收购重组了辽宁手表厂,成立了辽宁孔雀表业有限公司,它先后完成了从辽宁手表厂转制、投资建设手表工业园、恢复生产、技术革新、设备升级等一些列经营和生产方面的调整。并自主设计研发了薄型自动机械表机芯、运动码表机芯、陀飞轮手表机芯、多功能机芯、女表机芯等7大系列、326个花色品种,机械表机芯的设计、制造水平行业领先。2018年,还被中国钟表协会评为中国陀飞轮手表(丹东)制造基地。至此,辽宁手表工业重归行业巅峰。

重塑经典,静候归来

“红旗表”不仅仅是一种情怀的象征,更是岁月的痕迹,它承载着人民生活的变化与希望,光荣与责任,时至今日也是收藏者们偏爱的具备红色文化的手表。

(来源腕表之家网友发帖)

(来源新浪微博网友发布)

(来源新浪微博网友发布)

(来源新浪微博网友发布)

辽宁手表厂作为一个拥有厚重历史的民族企业,不仅拥有着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更拥有品牌传承的优质“基因”。“红旗表”经过了多年的沉寂,以优秀机芯制造能力为保障、以发展中国手表工业为目标、以新时代爱国情怀的抒发为精神诉求,蓄势待发。期待“红旗表”重新归来,成为中国手表的卓越品牌,成为国人的骄傲!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