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五粮佳酿 品古窖浓香

来源:东方网    2021-08-05 14:24
来源: 东方网
2021-08-05 14:2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白酒易得但好酒不常有,爱酒之人往往会被五粮液独有的酒香和风味所吸引,因其“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而赞叹,称其“三杯入腹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这,得益于五粮液历史悠久的明代古窖池群。

窖为酒之魂。窖池对白酒“生香”有着显著作用,窖泥中含有数百种酿酒微生物,在它们生长和繁衍中不断产生出各种有机物质,是酒香不可或缺的“贡献者”。浓香型白酒的酿造,最能体现差异性的就是窖池。

窖池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浓香型白酒的品质,越久远的古老窖池在不断代酿造过程中,随着年代的增长,窖泥、母糟中沉积的香味物质就越多,酿出的酒也就越香。“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还需窖池老”这句行业谚语便体现了窖池对浓香型白酒酿造的重要作用。

据中国酒业协会统计,浓香型白酒窖池中百年老窖的占比不到万分之一。作为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五粮液使用的古窖池源起于明初1368年,距今已有653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2013年,“五粮液老窖池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一块明初古窖泥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五粮液明代古窖池分量之重、意义之大,可见一斑。

数百年来,五粮液明代古窖池从未间断使用过,纳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据检测,每克五粮液明初古窖泥中含有数以百亿计的微生物,这些“看不见的酿酒工人”,才是酿酒的关键所在。在发酵过程中,它们将粮食原料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物质转化为乙醇和其他醇类、酯类、酸类、醛类、酮类、酚类、萜烯等呈香呈味物质,使得酒体层次丰富、丰满醇厚。岁月更替,古窖池中酿酒微生物代代繁衍,自然催生出大量香味物质,与窖泥相互渗透,终融为一体,成为天然香源。

五粮液古窖泥独有的弱酸性黄粘土为宜宾所特有,富含磷、铁、镍、钴等多种矿物质,非常有利于微生物的栖息和生长繁殖,且在数百年酿酒历程中与各类微生物不断交融、相互作用和渗透,形成了无法复制的微生态环境。上个世纪,日本人着手研究流入其境内的五粮液古窖泥,尽管利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复制古窖泥,仍未能成功。离开了宜宾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古窖泥因水土不服活性难以充分激发,想要复制五粮液更是难以实现,五粮液的稀缺性由此可以窥见。

迄今,五粮液仍保持着一代代酿酒人传承下来的技艺,从起糟、拌料到上甑、蒸馏、摘酒,再到入窖、封窖,每一个步骤皆遵循古法进行手工操作,一为防止破坏古窖;二为保证酒质。在数代五粮液人的精心呵护下,历史最悠久、数量最多、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五粮液明代古窖池群,成为了五粮液卓越品质的关键所在。

五粮液是历史的瑰宝、岁月的芬芳。品味五粮液,品的是五谷精华,品的是古窖浓香,每一滴都是上天的馈赠,每一滴都是历史的积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