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八月,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郁郁葱葱的高阳处处充满生机,干事创业热潮持续升温:优化政策、强化服务、招商引资、帮扶企业、振兴乡村……一股股干事创业的激情与热情伴随着滚滚热浪扑面而来,在纺乡大地上激荡回响,洋溢着青春和力量,涌动着无限期许与希望。
发展中的高阳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高阳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今后五年总体工作思路: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以服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为契机,以支撑保定推进城市扩容、产业提质升级为路径,加快建设“一地两区”,精心打造经济繁荣、文明和谐、生态宜居的美好生活之城,奋力推进“雄安卫星城、美丽新高阳”建设迈出新步伐。
融入雄安新区建设,推进协同发展。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G336、G230、S603高阳段道路改建工程,实施三利大街北延、温泉路北延等6条交通走廊与雄安连通。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着力深化与雄安新区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供应链的柔性合作,形成“雄安引领、高阳支撑”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打造环雄安现代产业承载地。推进生态环境联建联防,重点开展孝义河和潴龙河湿地建设、修复工程、生态廊道以及水系连通等8项工程,构筑雄安新区南部绿色生态屏障。推进发展职业培训、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生态农业等服务功能,打造雄安新区“菜篮子”“后花园”,建设京雄保区域性消费节点城市。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创新发展。依托巾巾乐道产业育城中心、国际纺客风情园等项目,为纺织产业全面赋能,系统激发全要素内生动力。鼓励支持宏润、三利、荣仪等龙头骨干企业充分发挥协同带动作用,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力度,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设立企业技改创新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建设数字化工厂、智能化车间。抓好中国·庞口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交易中心、中国农机检验检测中心、保税物流中心(B型)“三大中心”项目,推动汽车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全面升级,2025年形成年市场交易额达400亿元的现代汽车农机配件城。推动电器电料电力设备制造产业发展壮大。提升庞佐工业园区能级水平,进一步叫响“河北省电器电料生产基地”名片。积极培育发展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科技四个新兴产业。
增蓄县域经济动力,推进跨越发展。谋划实施一批调结构、补短板、提品位、强基础、惠民生、增后劲的重点项目,五年内亿元以上项目达到100个以上,计划总投资达到500亿元以上,打造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着力引进韩国裸眼3D显示屏、雄南微生态产业园、新松机器人、雄安—高阳无人机、中南高科新经济产业园等一批重大战略新兴产业项目,优化产业布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全国行政备案规范管理改革试点创建工作。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扶持政策,鼓励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每年新增市场主体3500家以上。
统筹城乡双向融合,推进协调发展。分批推进实施延庆路东延、朝阳路西延、向阳路西延、平安路东延等25条道路新改建工程,构建县城区“六横七纵”路网体系,拉伸城市骨架,拓展发展空间。加快推进宏润城市广场、万和府住宅小区、夕阳红养老院等项目建设,实施县城20个片区城中村改造,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品质。抓好硕丰标准化红薯育苗种植示范基地、中商雄安南万亩黄蜀葵种植加工、天丰蔬菜种植和梨果深加工等项目,打造保南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2025年农村生活垃圾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理;农村公路到家到户率达到95%;村庄主要街道和重点场所照明设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村庄绿化率达到30%以上,70%以上农村家庭建成美丽庭院,美丽乡村数量达到85个。
深化生态环境治理,推进绿色发展。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控、常态化治理,让高阳的空气常新。实施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城区雨污管网混接排查整改、常态化生态补水等项目,实现河流断面水质达到三类水质标准;加强污水处理厂、纳污坑塘和涉水企业监管,逐步建立水环境溯源预警机制,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实行常态化巡河护河机制,坚决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持续抓好污泥焚烧项目、建筑垃圾处理厂、生活垃圾中转站运行监管,深化企业清洁生产,实现垃圾、固废、危废、医废收集转运处置“零污染”;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深入开展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治理修复,严格污染废弃物全流程管控,确保土壤环境安全。
孝义河水系环城而过
增进人民生活福祉,推进和谐发展。大力实施基础教育高品质发展三年提升行动,新建7所城区幼儿园,改扩建12所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90%以上;实施西街小学改扩建、东街小学迁建和10个农村中小学改扩建,改造提升职教中心,规划新建高标准高中,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深化与人大附中深圳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合作关系,推进教师校长“两支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力促高中教学质量进入全市第一平台,重塑高阳教育辉煌。完成中医院迁建、妇幼保健院迁建、县医院传染病区、县医院康复病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救治水平。深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联体合作,大力推进名医、名院、名诊所“三名”工程,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高蠡暴动纪念馆、庞口李氏家族墓地、齐氏旧居等遗迹遗址保护利用,做好高阳民间染织技艺、河西村昆曲、高阳短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打造一批传统技艺和民俗文化“会客厅”。
高阳县委宣传部 杨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