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长兴县地处浙北,为浙苏皖三省交界,独特的区位优势被誉为“长三角之心”,长兴深知,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构建内畅外联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
为此,长兴县交通运输局近年来以高质量发展为遵循,聚焦规划建设、振兴产业和服务民生等领域,为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站在“十四五”新起点,描绘“交通强县”新蓝图,长兴正全力提升交通运输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推进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积极探索交通助力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项目为王
奏响交通规划建设主旋律
2019年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湖州南太湖互通及连接线工程建成通车,车辆下高速便可直达龙之梦园区;
2021年长宜高速全线贯通,打通了省际“断头路”,构建起杭宁间第二条快速通道。
……
为推动“畅联交通”日臻完善,长兴深入谋划,全力打造铁公水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据统计,“十三五”期间,该县铁公水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约138.87亿元,相继建成了杭长高速北延、申嘉湖高速西延、商合杭高铁、湖长二通道、疏港公路、画溪大道南延等一大批交通重点工程。
铁路方面,谋划盐泰锡常宜湖高铁和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具体线位,规划扩建长兴高铁客运站,打造内联外畅的“零换乘”现代交通枢纽;主动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线位预控预留;积极对接湖州市城市轨道线网规划,争取城市轨道交通资源接入长兴。
公路方面,完成长兴至广德高速公路和申苏浙皖高速洪桥互通项目线位方案的编制;104国道长兴上莘桥至刘家渡段改造工程等项目前期扎实推进。
长兴公路应急抢险养护中心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形成整合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实行分级响应、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上下联动的网络体系。
水运方面,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项目土地已组件完成,金村埠桥施工图已批复,跨塘桥和前进桥初步设计已批复,长兴中心城区至图影美丽(旅游)航道项目被交通部纳入“交通强国”试点项目。
机场方面,湖州长兴机场军民合用项目完成《项目建设方案》和《前期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编制,为下一步工作做好基础性工作。
长兴还瞄准“双碳”目标,率先探索交通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湖州南方物流码头水泥熟料“空水联运走廊”项目,采用纯电动带式机廊密封运输,连接电网提供动能,实现水泥熟料“天上走”,每天可减少S301省道通行货车约3000车次,全年节约燃油逾3241吨,减少尾气排放逾2.2万吨。
路产融合
构建业兴村强民富新格局
从资源匮乏的穷山村到农民人均收入15万元、家庭车辆持有量80%的富裕村,还诞生了中国企业500强的天能集团,煤山镇新川村的蜕变离不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新川村也走出了一条“路产融合、村企共建”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而在全县层面,围绕六大工业平台、六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八大旅游景区战略布局,长兴形成“一环一心十连”的经济交通主框架,全力推动以路促商、以路促农、以路促游的新发展格局。
主框架大好后,为实现项目“引得进”、产品“走得出”,长兴通过县域半小时交通快速环线和十条从城区到乡镇的交通主干线,全面拓展六大工业平台和乡镇园区平台产业发展空间。同时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长兴综合物流园区以“铁公水”多式联运为特色,稳步推进港口二期建设、铁路长兴南货场扩建等工程,今年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1.2万标箱,同比增长54.38%。
湖羊养殖基地吕山乡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先后建成了前进大道、精品旅游环线、久祥路等农村公路16公里,将集镇、新村、景区与农园进行串联,助推湖羊产业全产业链发展。随着湖羊智慧循环产业园新项目的投产,全乡湖羊年出栏将达16万头以上。
围绕“太湖风情”“江南茶乡”“农园新景”“希望田野”“梅映乌龙”“山水古韵”等六大示范带,“十三五”期间长兴已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23公里,完成路面维修460公里,畅通了农产品运输通道,盘活了农业资源,丰富了农旅业态,有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小柏线
另外,长兴还充分发挥太湖龙之梦乐园的龙头溢出效应,推进“交旅融合”,以路网串联各乡镇特色景点,打造以水口茶文化景区、煤山红色旅游区、小浦十里古银杏长廊等为代表的全域旅游格局,辐射带动6个国家4A级景区、5个国家3A级景区、63个A级以上景区村庄,383家农家乐和590余家乡村民宿。
服务至上
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心。
体系完整、四通八达的长兴交通运输网,通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政务服务效能,推动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在船户集中 办理船舶营运证和水路运输许可证期间,长兴的船户们陆续来到吕山水上服务区。“以前我们靠岸后要乘车到县城去办理证件,至少花费半天时间,现在一上码头,在服务区就能办完所有手续,真是方便!”老船户王益民说。
【吕山水上服务区】县交通运输局港航部门将县政务办港航窗口91项政务服务事项同步下沉吕山水上服务区,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创新性落地”,成为全省首个实现政务服务区。
今年2月,长兴县港航管理中心将县政务办港航窗口36项政务服务事项同步下沉至吕山水上服务区,该服务区也因此成为全省首个实现政务服务全部下沉的内河水上服务区,受益群体覆盖58家港口和水运企业、3000余名船员。
同时,长兴始终将公共交通服务提升作为交通惠民工作的重要抓手。持续优化完善公交网络,目前共开通公交线路100条,公交分担率提升至23.3%。在全市率先完成县域公共交通“纯电动”“一票制”“移动支付”三个全覆盖,并推出“城景”“季节性”等特色定制公交路线,满足群众多样化出行需求。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兴交通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将实现镇域公交全覆盖,并且逐步增加农村公路物流点位,让更多的线路能够通达新的小区、学校,更多的物资流动起来,解决老百姓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让百姓出行更贴心、舒心、省心。
同时,以整治路域环境、提升公路出行服务能力为抓手,精心打造各乡镇集停车、休息、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18个公路服务站,其中香山驿站和“1314”公里牌已成为深受百姓喜爱的浙北品牌驿站和网红打卡地。
当下,长兴交通正加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聚焦“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清廉交通”建设,依托政务服务2.0构建“智能导服、收办分离、线上线下融合”的“互联网+政务服务”运营体系。目前,交通相关246项政务服务事项已全部实现网上办、跑零次,取消各类证明、声明、承诺共计4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