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 潘尊霖 颜祥子 文 胡德锌 钟瑜)绿树荫浓夏日长,东坪山上鸣新蝉。近日,中国商报记者来到厦门岛中心的东坪山片区,平整的盘山道路勾勒出乡村发展的动线。山间清风吹拂着广袤山林,龙眼垂枝挂,农房换新妆,老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
在过去,东坪山片区是一块生态资源丰富却未经雕琢的“璞玉”。2019年后,莲前街道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保护理念,合理规划为环境留白、景观提升为发展添绿,这块璞玉“旧貌换新颜”,东坪山人们正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平整的山路勾勒出乡村振兴的动线。(图片由莲前街道提供)
扮靓村居提升人民幸福感
七月盛夏,熏风渐融,山腰上的东山社村口,一幢幢白墙红瓦的崭新村居向访客诉说着村里的新鲜事——作为东坪山发展提升的重点工作,截至今年7月,外立面改造工程改造房屋222栋,共有172户764名村民住进了改造后的新家。
对于想迁下山的村民,思明区政府购置400套安置房,按照自愿原则引导他们提前下山安置,目前共引导20户186人下山安置,腾出29栋房屋用于培植新业态。山上山下两手抓,妥善解决了村民住房困难问题。
东坪山上俯瞰,红色屋顶的房屋错落有致。(图片由莲前街道提供)
走进村庄,红白砖墙的房屋风格浑然一体,在山林掩映下醒目俊逸。但在半年前,面对街道提出村居提升外立面改造,村民纷纷表示不理解。改造难度大,思明区莲前街道领导挂图作战,实行周例会制度,每周研究解决新问题。同时,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一线指挥部,分四个小组下沉一线,靠前作战,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挨家挨户做工作。
东坪山上的东山社、东坪山社为莲前街道西林社区的两个自然村,西林社区党委书记谢雪梅告诉记者,片区发展提升指挥部、思明区、莲前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多次组织村民外出实地考察改造成效,有效激发村两委和群众的内生动力,真正发挥村民主人翁作用,“一户一案”让村民参与设计自家改造方案。在村党组织带领下,村支部、老人会、乡贤理事会也起到了领头雁作用,大家共同参与宣传动员,做实做细村民思想工作,引导村民“共谋、共建、共治、共享”美丽家园,共筑幸福巢。
除了外立面改造外,街道还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洁净环境靓家园”活动,组织群众清理白色垃圾,清运房前屋后堆杂垃圾、废弃家具,拆除了鸡圈鸭舍36处近1200平方米。在提升村居方面,对光纤网线、有线电视线等进行“多线落地”改造,对村庄两条主动线景观进行改造提升,打造节点口袋公园、修缮村庄道路、提升绿化景观等。
这一切改变村民孙女士看在眼里,“2002年嫁过来,那时候真不方便,路都是烂泥路,一下雨到处是泥巴,回一趟娘家需要坐别人的小货车下山。”她回忆起如今巨大变化时眼眶凝泪,几度哽咽,这两年东坪山的变化是之前几十年里从未见过的,由原本路不通、灯不亮的破败山村变成鸟语花香的生态花园,自家房屋外立面改造后也漂亮极了,市里为村定制公交车,每天往返市区,她的心中只有感激。
打造近零碳排放示范区
站在郑成功东坪弈棋园最高处的聚贤亭上俯瞰,山下红色屋顶错落有致,扑面而来的凉风褪去疲惫。东坪山的山色尽收眼底一片盎然绿意。厦门深化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在东坪山片区建成了全省首个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则是绿色实践的最佳证明。
郑成功东坪弈棋园最高处的聚贤亭。(图片由莲前街道提供)
据思明区相关职能部门介绍,东坪山最终形成多功能、复合型的森林植被体系,有效巩固植被综合碳汇能力。截至目前,东坪山林地总面积达550公顷、总蓄积量达5.2万立方米。未来,计划完成林相改造总面积4595亩。
此外,还充分考虑建筑、交通、能源、废弃物处理的各种低碳技术、方法和手段,如使用太阳能路灯、清洁能源公交车等,最大限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森林碳汇,最终实现“碳中和”目标。数据显示,东坪山由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85.43吨(含林业碳汇),到2020年降碳潜力增加值达到105吨,实现由“减碳”到“零碳”再到“增汇”的飞跃。
诚然,绿色不仅要“被保留”,而且要“被看见”。以“原乡东山”和“文化东坪”为目标,东坪山深入挖掘村庄历史文化脉络,唤醒深厚的文化记忆,让藏于乡间田野的传统文化融于人们的现代生活,将规划的景观提升工程落到实处。
东坪山片区规划建设了首批十个景源景点和一个文化主题公园,如今,郑成功东坪弈棋园和七桃景点已经建成开放,西面、平岩景观生态恢复点已基本建设完成,其他景点将于近期陆续开工。同时,第二批景源景点建设项目正在谋划推动中,将打造“看山一环”“望海一线”两条景观动线15个景观点,并通过完善一批景区步游道、建设景区支路网将景点串联起来。
走生态惠民乡村振兴之路
以前,东坪山村民谋生以开采石材或是出租集体土地违建搭盖餐饮店为主,这些谋生的方式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在综合整治后,东坪山按照实施科学保护、合理开发的发展战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运营、村民参与”的共建共享机制,推动集体经济合作社与国企合作参与片区发展提升,带动当地居民走上吃旅游饭、获生态利的生态惠民之路。
以园林花木“高颜值产业”与东坪山生态基底的深度融合为切入点,植入花卉苗木产业,结合科普教育、自然研学、苗木培育生产、市花市树研究、花木展示销售等,努力将东坪山打造成城市 “生态自然课堂”。住宿、餐饮等产业招商引资工作稳步推进,对接的300余名客户中也不乏希尔顿、洲际酒店等知名企业。
如今,东坪山由违法建设杂乱无章、餐饮民宿低端粗放、污水垃圾处理无序的城市“伤疤”,蝶变成人居环境优美、自然生态良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初见成效的城市“绿肺”,老百姓在此安居乐业。
原本破败的东坪山被打造成村民、市民、游客共享的高颜值城市生态公园,城市会客厅乃至厦门新地标,现在村庄的小变化会积蓄成厦门市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变化!
一幅环境美、生态优、产业兴的美丽画卷渐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