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变身“mini撒”,百度AI芯片又有大动作

来源:东方网    2021-08-16 16:01
来源: 东方网
2021-08-16 16: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18日,2021百度世界大会即将召开。近日,央视主持人撒贝宁的一条关于百度AI芯片的视频,再次引起了无数网友的热议。视频中,撒贝宁成为魔术师,把自己变身为“mini撒”,“藏”在芯片中。

实际上,在芯片这一领域,百度的动向,不仅获得了无数网友的关注,更牵动了大量科技从业者的目光。

一年前的2020百度世界大会上,康辉和李彦宏的“虚拟人”梦幻联动让人记忆犹新,14nm昆仑1的量产,以及当时7nm昆仑2的预热,更是让人津津乐道。如今,央视主持人撒贝宁的“小魔术”无疑预示了百度在AI芯片领域的大动作,或许大众期待已久昆仑芯片2代马上就要发布。

芯片动作频频百度AI芯片“憋大招”

2021年以来,百度在AI芯片领域动作频频。

今年2月10日,CNBC援引消息人士指出,百度正在筹集资金建立一家新半导体公司,除了自己会成为这家公司的最大股东,知名风投GGV与IDG资本也正在讨论是否参股。仅仅一个多月后,百度宣布旗下昆仑芯片业务完成了独立融资协议的签署,投后估值约130亿人民币。此次融资由CPE源峰领投,IDG资本、君联资本、元禾璞华跟投。

今年6月25日,百度旗下昆仑芯片业务成立独立新公司——昆仑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百度芯片首席架构师欧阳剑出任昆仑芯片公司CEO。百度进一步向行业释放了积极的信号。

百度在AI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让百度昆仑芯片被寄予厚望。从已经量产的昆仑1表现来看,百度昆仑芯片使得百度大脑具备了更完备的软硬一体的能力。目前,百度已经形成了从芯片到深度学习框架、核心算法、平台、生态的AI 全栈技术布局。

十载磨剑,八月今朝试锋芒

无产业不 AI,无应用不 AI。作为中国AI行业的头部企业,百度不仅是最早的发力AI的科技互联网公司,也是较早的AI芯片的布局者。

百度在2010年开始用FPGA做AI架构的研发,2011年开展小规模部署上线,2017年部署超过了1万片FPGA。

2018年,百度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AI芯片“昆仑”,并在2020年实现量产。百度已经量产的昆仑1芯片,已经在多个行业领域实现应用落地,并且已经与百度大脑、百度智能云等共同拓展更丰富的AI场景应用,进一步完善AI产业布局。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也曾表示,百度飞桨和百度昆仑也使得中国在AI操作系统和AI芯片两大AI核心底层技术上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

在去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智能芯片总经理欧阳剑透露表示,百度昆仑芯片2代,将采用7nm工艺,性能将提升3倍。

按照百度此前公布的信息,百度昆仑2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布。今年的百度世界大会,是否会发布百度昆仑2芯片,非常值得期待。

“十载磨一剑”,目前百度已成为国内AI领域技术积累最深、布局领域最广代表性公司之一。随着百度昆仑芯公司的成立,今年的世界大会无疑是百度AI芯片的重磅表演舞台,我们有足够理由期待今年Robin和小撒讲好AI芯片的“故事”,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