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营销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行业日趋走向成熟,专业人才需求增大与人才匮乏的矛盾日益凸显。据《2020中国数字营销人才发展报告》显示,行业人才“严重匮乏”的代理商和广告主分别达到66.7%和84.6%,在数字营销行业面临的各项挑战中居首。
近期,聚创联盟第二季将产学共建合作模式引入多所双一流高校,巨量引擎携手代理商,共同规划营销人才培育方案,共育数字营销人才。
聚创联盟作为巨量学推出的营销行业渠道内人才共育联盟,以品效协同、短视频创意和抖音电商为三大共育方向,将代理商的用人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高效连接,推动人才价值进阶,优化行业人才结构,解决行业人才供需割裂的困境。
01“双线教学+考核评估”体系,共育营销专业人才
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让数字营销领域对专业人才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尤其是短视频、直播等形态的发展,催生出直播带货、品效投放、短视频创意等多元企业需求。企业快速发展,新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大,但在人才供给侧,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未能及时跟上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使得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割裂。
在这一背景下,聚创联盟将行业成熟的营销课程体系引入高校,为学生提供实习或就业机会,全方位助力高校拓展人才培育的深度和广度,为行业培养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引领数字营销行业发展。
聚创联盟第二季聚焦代理商的用人需求,重点打造「校企人才合作班」,由巨量引擎输出人才培育标准方案,企业侧提供实践或就业机会,院校输送数字营销专业人才,三方合力培育新型数字营销人才,共同探索人才共育新模式。
合作班学习模式由巨量学提供课程体系、代理商提供实训机会,高校组织学生并管理,从宏观的新媒体思维培养、新媒体平台认知、新媒体运营思维和具体落地的各类实操技能出发,全面打造专业营销课程体系,并对学习周期、课程类型、课程核心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助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为了提升校企人才培养模式的公信力,聚创联盟还建立了人才评估模型与标准,学员在结业后可以获得聚创联盟颁发的结业证书,通过营销认证考试后可获得巨量引擎营销认证证书,双证书加持帮助学员与市场轻松对接。
聚创联盟以双线教学的模式、标准化的人才评估体系,打造新数字营销趋势下的产教培育新方案,通过科学化、体系化、精细化的课程与评估标准,助力高校培养更专业的人才,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
02创新产学共建模式 ,促进人才生态良性循环
从人才痛点入手,聚创联盟围绕人才资源、价值打造紧密连接校企需求的产学共建模式 ,创造和激发人才共育、服务进阶、商业增长,这不仅对参与的企业和高校意义重大,也推动了人才生态的持续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聚创联盟能帮助理论型人才掌握实操能力,为企业输送契合实际业务需求的人才。作为参与聚创联盟第二季的代理商,广西六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柯建国表示,“聚创联盟不但能帮助企业定向培育专属人才,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性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哈尔滨新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伟俏表示,“产学共建更大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培养新时代下的新型专业型人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企业的数字营销链路搭建和传统企业转型问题。”
广西六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柯建国
哈尔滨新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伟俏
高校是人才的摇篮,聚创联盟通过将一线经验与高校教学无缝接轨,真正解决了教学与产业实践脱轨的问题。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杨宗义看来,“巨量引擎通过聚创联盟联合高校与企业,有利于将行业所需的营销课程体系引进高校,培养专业性人才,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顾德学则认为,“合作对大学未来的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建设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广西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梁微也表示,“合作促进了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的有效衔接,夯实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学历证书互通共融,构建起‘教得好、用得上、留得住’的协同育人新机制。”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 杨宗义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顾德学
广西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梁微
就数字营销行业人才生态而言,聚创联盟教培相辅、产学相融,从培育人才到输送人才,以良性人才循环实现供需平衡,补齐行业人才缺口。以聚创联盟产学共建落地苏州大学为例,作为参与其中的代理商,苏州今日视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春艳表示,“聚创联盟产学共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能持续为行业输入‘新生力量’,而这些‘新生力量’的新思维、新方法也能反哺行业发展,那些接受技能培训的大学生,不但熟悉了数字化的运营逻辑,也提升了行业人才层次和视野。”
苏州今日视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春艳
在接下来的9月份,聚创联盟第二季将陆续落地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并携手优秀代理商,一同共育行业人才新生态,为在校菁英们带来不一样的营销讲堂。对于此次联盟,安徽今日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浩表示,“聚创联盟产学共建送来了平台的一线知识,对于高校教学是个有益补充。”辽宁迪润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津铭则强调,“校企人才共育模式是一条可长久发展、可持续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
安徽今日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浩
辽宁迪润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津铭
对于未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执行主任、中科大先研院新媒体研究院院长周荣庭表示,“期望通过聚创联盟,帮助高校在时代变化技术变迁中调整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开拓更多可能。”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王雷也表示,“将会加强与巨量引擎的纽带,加强与政府互动、与企业合作,引进大量师资,结合行业特色与经验,培养出大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科技传播系执行主任,中科大先研院新媒体研究院院长 周荣庭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 王雷
作为行业人才共育联盟,聚创联盟携手高等院校和优质客户营销服务公司,打造了立体化系统性的培育分层方案,搭建起了高校教育改革和行业需求、就业要求之间的“立交桥”,有效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衔接,真正实现了人才培养供给侧的全链路贯穿,推动了营销行业人才生态积极健康的向上生长。未来,聚创联盟会将产学共建引入更多双一流大学,为行业专业人才培育带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