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双碳目标实现、智慧能源管理迎来新机遇

来源:东方网    2021-08-20 12:05
来源: 东方网
2021-08-20 12: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0年9月22日,我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在政府工作报告和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均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积极发展。

如何预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指出,其一是要提能效、降能耗,尤其是在建筑、交通、工业等领域。

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统计专委会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tCO2,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51.3%。 大型公共建筑如医院、学校、商务办公楼、商超等由于人流量大,环境通风要求高、用能设备多等因素成为重点节能降耗和能耗监测对象。

据悉,传统的节能降耗的手段主要是更换设备或改造现有设备设施。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边缘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发展,让建筑能源的使用更加数据化、可视化、智能化,构建可靠、安全、高效、经济的能源管控体系成为新时代的迫切需求。

目前,已有诸多节能产业企业及软件大数据企业布局智慧能源管理领域。中瑞恒(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代表性企业。据该公司总裁刘龙豹介绍,中瑞恒千牛卫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除了实现市场上常规能耗监测分析系统的功能外,其核心理念是运营驱动设计,实现四个层面的智慧化。第一、能源系统运行智慧化,专家策略+模型算法满足用能舒适度同时实现运行参数自动寻优;第二、能源供给预测智慧化,使系统输出能量与末端负荷需求相匹配;第三、运维调度智慧化,智慧派单、跟踪监督运维处理结果;第四、智慧管控,如区域空调自适应预调节、智能配电、智能给排水、智慧照明、智慧环控等。千牛卫配合数字孪生系统,通过BIM+GIS+AIOT,动态实时模拟能源系统运行状态,所见即所得,实现建筑能源及设备的多维可视化智能运维,覆盖建筑能源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千牛卫还可以和智能巡检机器人相联动,通过图像识别、实时传感等技术,协助运维人员完成日常工作,逐渐实现机房无人化值守,降低人力成本。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5%”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约束性指标之一,以更大力度实施节能降耗,不断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已经被提上日程。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在此时代背景下将迎来更多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