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酒作为中国古典品类,无论是技艺还是文化,都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互文,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渊的影响。
千百年前,苏东坡曾提出茶酒融合的创意。历史多年,国内梅酒第一品牌梅见,与铁观音第一品牌八马茶业,将苏东坡的灵感进行了新时代的还原——融合两大“国饮”,联合推出了限定款茶梅酒产品。
为了纪念苏东坡的创想,近日梅见在安溪八马茶园开了一间森林酒馆,在最乡土的环境里,提供了一种最中国的产品体验方式和生活方式。
业内人士评价,这款茶梅酒不仅是古老品类和现代技艺的碰撞,更创造了一个连接时间与空间的新象限。
茶酒不分家,两大古老技艺的现代融合
茶与酒的结合,最难的是工艺。
“茶酒采茗酿之,自然发酵蒸馏,其浆无色,茶香自溢”,苏东坡千年前的风雅创想,受工艺所限,当时很难实现。
据史料记载,唐朝时还没有出现蒸馏酒的技术,酿出的酒度数很低,像李白笔下的“兰陵美酒郁金香”、白居易笔下的“绿蚁新醅酒”大都属于发酵类的浊酒,酒精度数大概相当于今天的5、6度,因此才能有“千杯不醉” 的说法。
直到元代引入蒸馏技术,中国才开始出现高度酒。但古时的茶酒往往是以米酒浸茶,产品口感和品质难以得到保证。
即使到了现代,茶汤与梅酒之间的平衡度也并不好掌握,酒味太浓,酒感过高,会掩盖茶的甘香;茶味过浓则会破坏高粱酒的清爽与青梅的果香。历时长久的研发,梅见酿酒师最终在茶、梅、酒的三香、三味中,找到了口感的平衡。
先说茶。制作茶梅酒首先需要萃取茶汤,冷萃茶汤和冷萃咖啡有相似之处,低温萃取和萃取时间长是两大特点。据八马制茶师介绍,茶梅酒中的乌龙茶汤,需要经过14道工序全程低温萃取,才能最大程度保留茶叶中天然馥郁的兰花香。
其次是梅。区别于梅见的青梅酒产品,茶梅酒采用的是双梅精酿,即新鲜青梅与烟熏乌梅,后者更是茶梅酒的核心密码。梅见酿酒师刘蛟荡介绍说,乌梅的处理工艺极为复杂,要将新鲜半黄的梅子用天然果木与百草熏炙到九成干,才能赋予梅果独特的烟熏风味。
最后是酒。酿制青梅酒的基酒够不够纯,是一个关键要素。高粱酒越纯,越能保留梅子的清香、茶汤的兰花香,以及乌梅的烟熏蜜香。
就此而言,茶梅酒的融合创新,本质上也是中国两大古老技艺理念的相互碰撞。没有现代技术,包括茶汤冷萃技术和纯净的基酒蒸馏技术,都无法做出一瓶兰花香与梅香有机协调的茶梅酒。
中国茶+中国酒,提供中式生活方式解决方案
穿越千年,茶梅酒由两个代表中国文化的品牌协同打造,这看似是一场跨界联名,其机理是为一群追求中式生活的人群提供一种生活解决方案。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之文明,历千载演进,造极于赵宋。”在苏东坡畅想“以茶酿酒”的时代,人们崇雅,追求日常生活的文人化和精致化。他们把诗酒相得、谈文论画、宴饮品茗的日常交谊视为生活基础。并且宋代人吃饭还很有仪式感,饮食至夜色渐浓时分,会点起数盏华灯。
再现苏东坡灵感的同时,梅见也在追溯雅俗相融的生活文化。近日,在安溪八马茶园深处,梅见也搭建了一件露天“梅见森林酒馆”。烛光与树影交相辉映,吃茶喝酒,谈古论今,杯碟声和着虫鸣鸟语,在山野间营造了一份宁静。
茶梅酒和森林酒馆,给快节奏的现代都市人群,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或逃离城市的喧嚣,在静处浅酌一杯茶梅酒,感受精神世界的流转;或聚三两好友,在烟火处分享碰杯,享受微醺的快乐。
无疑,梅见茶梅酒讲出了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故事。它既是两种传统制作技艺的有机之“合”,也是两种古典文化的和谐之“融”。
新消费时代,品牌联名如何寻找共性和内核
酒和茶都拥有悠长历史,是属于中国人血液里的东西。
从梅见和八马的联合中还可以看出,新消费时代,品牌的联合不再是生硬的联名,而是内在理念的互相彰显,是把双方对生活方式的共同理解注入到一件产品当中,使其成为体现品牌内涵、又延伸品牌边界的产品。
不同于logo的简单叠加,梅见与八马的深度合作,也是一种打破消费边界的连接与创新。八马茶业和梅见的用户有重合度,前者的消费者追求中式生活品质,后者的用户追求内心世界的丰盈,两者用户匹配度较好。
有品牌研究人士评价,这次的联名是互相赋能的举动,形成品牌之间的互相借势,在合作中突出自己最核心的魅力和特色,向消费者更清晰地传达自己的品牌调性和理念,加强自身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和记忆。
新消费时代,做联名的核心价值应该是品牌力的延展,这次梅见与八马从制茶与酿酒技艺的碰撞,到口感与品牌调性的融合,都吸取了长处,为品牌气质增加了光彩。寻找品牌间的共性和内核,达到1+1>2的效果,才是真正的创新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