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西安建国门老菜场如何与艺术完美融合!—— 「未来者城市展厅」闪亮登场!

来源:东方网    2021-09-17 16:52
来源: 东方网
2021-09-17 16: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菜场人流量大,以中老年消费者为主力,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之一,关系着老百姓每天的“菜篮子”。 “微更新、轻改造”是在不破坏原有历史、人文的基础上,引入美食、民宿、文创、阅读、娱乐等其它街区服务,同时进行空间功能转型和改造升级,保留城市记忆,注入新鲜活力,力求在城墙脚下,营造及展现“市井西安”的独特魅力。

除了菜场的合理规划外,引入公共艺术是建国门菜市场最大的亮点。如今,烟火气与时尚并存的建国门菜市场,已经不再只是买菜卖菜的场所,它还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多想想的空间,变成一个可以交流思想、完成文化体验的场所,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驻,为老菜场注入新文青活力,使其演变为更加具有价值的公共空间。

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作为西安首个以老城区市井生活为主题的文化特色街区,它的更新机理中秉承着「微更新,轻改造」的城市理念,开辟与城墙遥相对望的屋顶天台,开展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一边是市井烟火气,一边是独特的艺术街区氛围, 许多年轻人的文创工坊与工作室也入驻其间,与街区原有居民共融共生。

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发起人全建彪一直在寻找落地方案,直到他拜访了迪卡建筑设计公司,他理想中的“冲突感”与迪卡建筑设计中心创始人王俊宝的理念不谋而合,于是便有了建国门&未来者城市展厅。

冲突感,来源于全建彪对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的定位,希望将其打造成“西安的年轻人看世界的地方,同时让世界的年轻人在这里看西安”,在城墙内青砖黑瓦历史厚重的肌理下,需要一个“反差式”建筑来打破墨守成规,并借此提升区域活力,为老菜场的市井商业带来多元的文化性、艺术性体验。

「未来者」城市移动展厅作为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入口的标志物,历史文脉、建筑肌理与业态创新有机碰撞,在这个占地40平米的区域,与城墙产生对话,在历史与未来的互动关系里,聚焦城市里的「当下」,以一种醒目的方式提醒人们关注被忽视的「附近」

到了傍晚,舱体内置的灯光亮起,不同颜色之间来回切换,与城墙上气势恢弘的彩灯相互映照,超现实主义的未来者正在举办一场小提琴音乐会,与城墙外高昂激越的秦腔彼此交融,此地此刻,新与旧、历时与未来、科技与文化的碰撞正在发生,西安正在以更加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姿态展示它的不止一面。

老菜场依托自身独特的日常生活气息,将新的生活方式与活力,注入原有的市井人文中去,让新旧生活方式在这里交融、碰撞;更是促进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载体和宝贵资源,真正实现了在改造中更新,在更新中发展,实现了历史传承,和谐共生。目前,西安市碑林区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已成为打卡热门之地和夜西安“Top人气街”之一。

在这里,可以包容快闪店、小型发布会、音乐会、艺术展览以及和社区有关的各类活动。看似小小的房间,展示西安的古城新事,「此地」得以有机会成为鲜活的「此刻」。人们走进其中,与此地发生的关系,将功能和公共意义向更广阔的天地拓展!

好玩的背后,更是一众设计师对社区公共意义的持续输出。在历史久远的老城里,还能发生哪些便民、利民、有趣又好玩的事情?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思考,殊途同归的是,大家都在试图打破固有模板,改善周边居民生活的同时,激发出新的社区活力,在良好的更新场景中,拉近人与人、人与公共空间的距离,让城市变得更有温度。这一场艺术计划让许多人慕名而来,或采购、或拍照打卡。年轻人们猛然发现,艺术与真实生活的烟火气可以产生那么有趣的化学反应!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