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清:有效推进5G发展与应用,企业数字化转型已刻不容缓

来源:东方网    2021-09-22 10:53
来源: 东方网
2021-09-22 10: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9月18日,为期三天的“2021·5G 应用创新大会”顺利闭幕,本次大会在广州召开,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广东省工业信息化厅、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广州市政府联合主办。大会以“加快5G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构建数字化转型新格局”为主题,对5G创新应用和项目成果进行讨论和展示。时代大数据总裁朱国清博士受邀参加,并在中国通信企业协会数字化转型推进工作委员会(筹)主办的5G赋能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上,分享了自己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研究。

(朱国清博士参加论坛照片)

朱国清博士也在会上表示:“5G时代的来临,企业数字化转型本身就是趋势,随着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发展,再加上疫情‘催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刻不容缓。”

企业数字转型到底难在哪?解决核心问题才能体现价值

时代大数据总裁朱国清是香港理工大学管理学博士,淘宝大学特聘专家,也是清华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举办的新商业学堂首期学员。他一直热衷于推动国家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曾为全国信标委大数据标准工作组服务,同时担任中国大数据技术及应用联盟理事兼副秘书长,日前以副秘书长身份加入了中国通信协会数字化转型推进工作委员会筹备组。

(朱国清博士)

可以说,朱国清博士经历过企业成长路上的每个阶段,也面临过时代变迁给企业带来的“残酷”挑战。“我希望每个企业都能意识到数字化原生企业对传统企业的威胁,如果传统企业没能及时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机会,那么接下来他们将在被数字化重构的生态里失去生存空间。”这也是朱国清博士来到本次大会做出分享的初衷。

(朱国清博士论坛演讲照片)

朱国清博士在会上表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并不是为了“跟风”,而是利用时代的产物做好结合与升级,挖掘出企业本身更大的价值。数字化转型会在企业原有基础上让员工生产力得到提升,通过数据驱动业务决策的精准度,让客户互动更加便利,同时利用数字化不断升级、创新产品,优化供应链,为企业带来业绩与效率的双重提升。

(朱国清博士论坛演讲照片)

企业数字化转型最难的地方从来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思想、思维的转变。朱国清博士认为,想要跨过这个难关,首先要解决认知问题:“数字化转型需要组织架构上大破大立,数字化意味着高效和透明,势必会“损害”企业内部的一些固有利益。它考验决策者的魄力和恒心,更是考验执行层的专业能力,所以转型绝不是喊喊口号就行的。”

打开战略格局做好“实在的工作”才是数字转型的关键

如何拒绝表面数字化?对于这个问题,朱国清博士从两个方向做出了解答:首先是关于企业自身,“做实事”才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企业必须明确自己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定制短期内的目标,并投入财力和人力快速执行,包括自身与员工数字化认知的提升,以及强化人货场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从经验走向智能。”

(朱国清博士论坛演讲照片)

另外,除了企业内部,合作伙伴的选择也是决定转型成败的关键因素。有些传统企业为了完成转型,在没有数字基础的前提下斥资搭建数字化平台,但其数字化程度仅得其形不得其神,既没有深度挖掘沉淀下的数据,也不能有效唤醒C端流量池。

对于这样的现象朱国清博士并不认同:“传统企业转型是需要伙伴的,而且必须是战略眼光、相关经验、数据资源都非常强大的伙伴,通过合作来帮助中国传统企业实现数据化转型,成为AI驱动营销和管理的领先企业,这是企业普遍存在的诉求,也是我们时代大数据始终坚持的目标与愿景。”

(朱国清博士论坛演讲照片)

企业不仅要转型,而且要紧跟5G时代基于运营商资源加速转型。因为运营商具有5G、云网融合的基础设施,有天然的数据优势,具备数据维度广、数据延续性强、数据可信度高和客户规模大等特点,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时代大数据借助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资源为企业提供转型基础,同时时代大数据也为三大运营商提供AI技术及服务,实现自身、运营商、企业的三赢局面。

(朱国清博士论坛演讲照片)

自2015年成立以来,时代大数据不断创新不断积攒经验,早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大数据产品及服务提供商,目前已获得唯品会和雅戈尔的战略投资。朱国清博士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分享,让更多的传统企业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同时他也会带领自己的团队继续深挖数据力量,紧跟时代步伐,为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原生企业提供服务。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