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道 大文章——成都市新津区普兴街道骑龙社区志愿服务有“亮招”

来源:东方网    2021-09-23 09:29
来源: 东方网
2021-09-23 09: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小楼道大文章

——成都市新津区普兴街道骑龙社区志愿服务有“亮招”

动员现场 陈默/摄

“你们的志愿服务居然到了我们的家门口,今后无论如何也过意不去让你们再这样了!”9月17日上午,在成都市新津区普兴街道骑龙社区天府新区配套安置小区农迁安置小区的居民李大妈,忍不住对满手去污剂擦拭电梯的骑龙社区党委书记陈均说道。

骑龙社区位于新津区以东普兴街道所在地,是普兴街道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交流中心;距成都18公里,系成都南拓重要发展环线区域,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因久负盛名的“道骑龙”传说而得名。骑龙社区属于典型的农迁安置型社区。现有龙凤怡安、龙凤怡居和天府新区配套安置小区农迁安置小区3个统规统建小区及1个场镇自建小区;其中,社区1-5组是岷江创新城核心区,恒大、融信等大型地产项目已初具规模,山顶小学、河谷幼儿园等基础配套初步形成,四川省骨科医院已动工建设;6-11组地处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格力、银隆等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在该区域落户。

普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魏红(右)、骑龙社区党委书记陈均(左)清理电梯污垢 陈默/摄

近年来,骑龙社区由于两委一般人具有出色的“争先创优”意识而先后荣获省、市、县“四好村”、“三美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社区”以及2019年度“成都市百佳示范社区”和“成都市百佳示范小区”等多项殊荣。骑龙社区天府新区配套安置小区农迁安置小区,至今已入住达1976户,4500余人。由于昔日的农民在市民化转型过程中,存在垃圾堆放、环境卫生与秩序、配套基础设施维护等生活行为习惯与环境维护意识较低,难以适应高品质社区发展治理的问题。

楼顶清扫 陈默/摄

由此,骑龙社区党委在成都市华欣物业有限公司支持下,于天府新区配套安置小区农迁安置小区共同组织实施了由普兴街道党工委、社治办、城管办、妇联、共青团、市机关三幼及小区居民志愿者110余人共同参与的“小区是我家,环境靠大家”志愿者服务活动。

与常态化志愿服务不同的是,此次志愿服务范围均针对的是小区院落各居民楼单元的楼道、电梯、大厅、屋门为主体。“作为长期以农迁安置小区这一特殊群体为服务对象的物业企业,可想而知会面临着新市民对于新居住环境适应性和管理与服务的很大矛盾压力。我们的良苦用心就是,让更多的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看得见、摸的着、感受得到志愿服务零距离的同时,还能够更好地影响、感染和带动大家,今后共同参与维护好和建设好家门口的幸福。在小小的楼道里,链接出更多的情感认同与交流,撬动起更多的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这篇大文章。”成都市华欣物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罗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语双关道。

地面清扫 陈默/摄

“农民市民化转型的生活环境意识较低是一种普遍现象,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加应该发挥好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通过持续的志愿者行动,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民向新市民思想和行为习惯的不断转变,引领更广泛的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建设美好家园。”普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魏红说道。(陈默 文/摄)

骑龙三期院落外景 陈默/摄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