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庄小堡:城市更新下的艺术社区活力绽放——艺术创意小镇与生态文明社区 城市更新论坛顺利召开

来源:央广网    2021-10-08 14:36
来源: 央广网
2021-10-08 14: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0月6日消息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大背景下,宋庄镇迎来了艺术创意小镇的全新发展定位。以小堡画家村为基础,宋庄小堡艺术区将承担小镇建设核心职能。围绕城市副中心发展需求,践行城市更新理念,小堡艺术区首批启动的改造示范项目—小堡文化广场,国庆节整装亮相。10月5日,围绕城市更新和生态文明社区的打造,来自业内学界和城市更新一线运营的操盘手,云集小堡文化广场刚刚开业的佳作书局旗舰店,以主题论坛形式,就城市更新与艺术生态文明社区的营造,真诚碰撞、贡献智慧。

(宣传示意图,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自2005年起,宋庄镇党委政府开始引领文化艺术的发展,打造“中国·宋庄”品牌,宋庄艺术区获得了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随着艺术创意小镇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一个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为市民提供更多艺术体验场景的小镇雏形呼之欲出。

(论坛现场,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关于宋庄小堡艺术区的微更新,致力于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和城市更新的知名建筑设计机构Crossbouadaries的董灏先生,首先分享了 “空间塑人”的城市更新基本理论。董灏先生及其团队参与了小堡南街改造提升项目,项目从“人”的视角,“人”的步行尺度,以及“人”的社交活动出发,将原本杂乱、低效的空间,塑造成居民、艺术家聚集活动的社交空间,也成为了副中心的热门打卡地。

(宋庄小堡艺术区实拍图,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秘书长、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武定宇表示:小堡的更新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起初既要通过小体量项目的微更新来“投石问路”,更要注重市、区两级的“顶层设计”,注重整体的规划控制和个体的差异发展,形成和而不同的艺术特色小镇。让今日之宋庄成为副中心文化旅游功能板块的关键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亮点示范。

(论坛现场,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空间的更新,带来的是人的改变;改变需要艺术引领,更需要机制的保证。AIM国际设计竞赛组委会主席、清华文创院副秘书长王旭建议,通过赛事和艺术展演等活动的持续营造,加速提高宋庄的人才密度,用机制保证参与的广度、粘性和持续的动能。来自阿那亚等国内深度运营项目的核心团队,通过运营复盘,提出如何在空间价值外,实现更多情感价值和精神价值;在提升商业和社会效益之余,让更多人实现丰富的体验和可持续的关系发展。

(宋庄小堡艺术区实拍图,企业提供,央广网发)

小堡艺术广场Soart艺术空间的运营方,来自英诺创新空间的姜汐表示:城市更新的商业运营要不断思考,未来三到五年的价值,是否可以持续增长;要知道能否真正服务于在地的用户:“让人来这里多待三个小时,对创作者来说,就多了一次交易机会。”除了产业加速,还要让开放式的艺术街区,有更亲民的社交属性;加强宋庄在地艺术家与新商业的联名跨界;结合新的技术方式,实现更充分的价值转化。

(论坛现场,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来自ULI城市土地协会、文投集团、国际知名规划建筑事务所等,城市更新各领域的负责人,也都相继发表观点和真诚建议。最后,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社区商业工作委员会主任董利表示:宋庄小堡文化广场,代表了新型的特色商业街区,是承载城市文明和社区精神的美好生活集中展现,是北京有机更新的新样本。本次论坛,是“第十二届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期间举办的两场论坛活动之一,今年艺术节的主题是“艺术映照时代精神”,由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指导,宋庄镇党委政府主办,宋庄艺术区党委、小堡艺术区工作专班、宋投公司承办。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