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脱发产业链,细说植发背后的“安与危”

来源:东方网    2021-10-09 15:02
来源: 东方网
2021-10-09 15: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曾经以为我花钱的速度是光速,但没想到如今,我脱发的速度比我花钱的速度还快。”如果说大众以往对于脱发更多的是调侃,那么现在更多的是共鸣和热议。在当下,脱发对于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年轻群体,受压力、熬夜、遗传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脱发年龄呈年轻化趋势,目前我国已有超2.5亿人脱发,其中90后成为主力军。

植发诉求提高,社媒营销种草

脱发普遍下防脱需求激增,继而带动了以防脱药物、植发、假发等为主的防脱产业链井喷式发展。其中植发近几年来来市场增长趋势明显,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到1381亿元。这背后得益于植发技术的成熟、植发效果的快速有效、大众接受度提高以及植发广告营销等。

不可否认的是,植发能够在短时间内看到头发的明显变化,这也是大众倾向于选择植发的重要因素。在抖音、B站等平台上不难发现大众分享的植发视频,小红书上搜索植发话题,更是有11W+篇相关笔记。在此氛围下,植发自然而然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

消费者投诉量上涨,植发机构推出保障协议

但聚焦植发行业背后,各种广告堆积的营销战、参差不齐的服务水平、低门槛的黑心小作坊、不规范的临床操作等,都导致消费者权益和植发安全难以得到保障,消费者维权事件层出不穷。面对这一问题,南京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董国成表示,近些年来消费者投诉量呈上涨趋势,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纵观整个行业发展趋势,规范化是必然,并且随着行业壁垒提高、监管力度加大、植发机构面临劣汰优存的局面。对于头部企业来说,不管是制定相关标准,约束自己规范操作引领行业风气,还是推出相关保障协议保障消费者权益,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医疗机构合作商业保险成“潮流”,技术壁垒成发展必然

此外,植发机构与商业保险合作,也是当前行业的一种“潮流”,比如与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养老险江苏分公司”)十度合作的新生植发,则是在2012年牵手平安养老险江苏分公司,并于今年获得其授予的“连续九年零赔付优质客户”的铭牌。新生植发院长张春杰透露,消费者和市场规模仍在进一步扩大,双方的第十度合作意味着,较为规范的整体格局体系将逐步搭建完成。

对于目前植发市场仍存在的“三无现象”,即没有执业证的医生,没有资质的场所,没有批准的产品,不仅损害患者植发权益,也阻碍了行业发展。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副会长胡志奇表示,植发机构应杜绝“三无现象”,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回归医疗本质。

植发市场仍处于营销壁垒阶段,可通过持续加大消费者教育投入来确保市场份额,提升植发机构品牌知名度和客户粘性,但随着市场发展的不断成熟,植发行业将从营销壁垒进入技术壁垒阶段,这时只有通过技术来进行差异化竞争,不断提高行业门槛,以此来推动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