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宁:聚焦农业农村,做“接地气”学问

来源: 东方网
2021-10-15 16: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披肩长发、黑色长裙,温柔而知性,初见李金宁博士,笔者很难想象她顶着烈日深入农村,下田和农民一起劳动、聊天,踏踏实实做调研的场景。

李金宁是浙江师范大学的副教授,和很多人热衷于金融、计算机等热门专业不同,她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多次转换专业,最终选择农业农村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她坚持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做学问,致力于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取得了一系列“接地气”的重要科研成果。

  关注农业农村问题

李金宁本科时学贸易经济,硕士研究生期间学科技与经济,到了博士阶段则致力于农业经济研究,博士毕业后专注于农业农村问题研究。是什么让她一路辗转,最终和农业农村研究结缘?

“我出生在中国西部黄河边的一个小村庄,从小就帮家人干农活,对农村、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李金宁说,她之所以兜兜转转最终选择农业农村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跟骨子里对农村、农民的深厚感情有关,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农村发展得更好,农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除了内心深处的情结,还有外部的机缘巧合。2003年,李金宁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浙江师范大学任教,全国知名农业经济学家王景新教授成了她的导师。在导师的影响下,李金宁逐渐对农业和农村问题产生兴趣。

2015—2018年,李金宁读博士期间,在刘凤芹教授学术团队的熏陶下,她了解了众多国内外研究成果后,进一步对农业经济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我国农地制度演化内在逻辑的独到见解。中国作为一个超级人口大国,农村问题是中国社会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其中,农地制度问题是其核心,农地产出问题是其根本,农民增收是其主要目标。李金宁意识到农业农村研究对农村发展意义重大。

近年,李金宁将研究重心放在了农地确权上,并利用自己在博士学习阶段打下的坚实理论基础,解读农地确权在农地流转市场和农民增收等方面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确权确地和确权确股不确地方式的差异性,以及二者实现共存的必要性和现实性,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地确权工作的顺利开展出谋划策。

做“接地气”科学研究

“我觉得待在高校,躲在图书馆,或者偶尔体验下生活,是做不好农业农村研究的。”李金宁说,“只有乐于实践,喜爱劳动,走进农村和农民,深入田间地头,才能真实记录乡村,收集有效的资料和数据。”

有次李金宁去四川绵阳农村调查,因为没有介绍信,在政府部门吃了闭门羹。李金宁就直接去村里,看到有农民正在耕田,她就顶着烈日直接下田帮忙。这一下拉近了与农民的距离,对方不仅邀请李金宁到家里聊了很多关于征地的问题,还把其他村民叫到家里一起座谈。村民们跟她谈村子的现状,他们的收入、困难和希望,对干部不愿说的也都对她讲。李金宁就是这样拿到许多第一手研究资料的。

如果说“接地气”是学术研究的根,那么提高理论素养和改进研究方法是学术研究的“肥料”,二者缺一不可。基于此,李金宁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农业经济问题研讨会,积极寻求与国内外同仁们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自己的研究领域,拓宽自己的研究思路。

李金宁严谨的治学态度,踏实的治学实践,让她收获颇丰。《确权、确权方式和农地流转——基于浙江省522户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政府引导型农业协会在应对出口技术壁垒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以金华市蜜蜂产业协会为例》《确权是否促进了农地流转:基于交易费用的中介作用》等一系列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重磅学术论文、省部级课题先后发表和结题。今年5月,李金宁的专著《确权与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她的这些学术成果,为农业农村研究提供了新的借鉴,为解决农业农村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助力农村发展农民致富

经过10余年研究和实践,李金宁及其团队收获的一个重要进展是:“典型村域”个案的不断积累,形成了包含较长历史空间(近现代)、较大地域空间(全国六大片区)、类别齐全(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发展水平)的村域经济转型发展样本库。样本库分为两大类5个亚类,有两大特色,一是样本设计分区聚类取样,保证样本的代表性、科学性;二是研究内容瞄准“村域集体经济发展”。

李金宁团队的这项研究,为国家掌握当前中国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大趋势及其以村域社区为单元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需求作出了较大贡献。

2020年李金宁在美国内华达州立大学访学期间,疫情肆虐,苦不堪言。“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她克服困难,积极利用国外的学术资源提升学术能力,开拓国际视野,关注本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和最新研究方法,将研究兴趣拓展到农地流转和中国城镇化之间的关系。

谈及未来,李金宁表示她基于中国农地制度的国情,致力于将国外收集到的资料及多元化的研究方法运用到自己将来的研究工作中,为我国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献计献策。“我衷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帮到农民朋友们,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贡献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