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连接港口、大宗商品和贸易 打造行业发展风向标

来源:东方网    2021-10-23 16:32
来源: 东方网
2021-10-23 16: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22日举行的2021青岛·陆海联动高峰论坛上,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指数—东北亚报告(2021)、新华·山东港口大宗商品指数体系、RCEP成员国贸易互通指数报告(2021)正式对外发布。专家认为,以指数的形式精准刻画港口大宗商品贸易变化,让港口、大宗商品和贸易高效联动,有助于提升港口竞争力、推动贸易转型升级、增强大宗商品稳价保供能力,从而形成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指数”由中国经济信息社编制、波罗的海交易所提供支持,是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的基础上,聚焦航运枢纽竞争力要素,面向全球推出的又一世界顶尖按港航评价指数。

指数首期聚焦东北亚区域,选择中、日、韩和俄罗斯17个港口作为样本港口,从枢纽基础规模、枢纽运营水平、网络连通能力、口岸营商环境、智慧绿色港口发展、枢纽所在城市经济活力等6项一级指标和15项二级指标来评价港口综合竞争力,最终形成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指数—东北亚报告(2021)。报告根据综合得分将样本港口划分为四个梯队,其中青岛港、釜山港、天津港三个港口位于第一梯队,在网络连通能力、运营水平和基础规模方面均处于领先水平,是东北亚区域绝对的区域国际航运枢纽。

新华·山东港口大宗商品指数体系由山东省港口集团联合中国经济信息社研发编制,是港口探索以指数为抓手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实践。该指数体系立足山东港口优势品种,先期选取山东港口吞吐规模较大、市场关注度较高的铁矿石、焦炭、原油3个品种,以及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交易较为活跃的钢坯、热轧C料两种钢材类交易品种进行指数编制,旨在真实反映港口大宗商品市场波动趋势,为港口贸易活动提供价值基准和有效参考,服务国家大宗商品贸易定价权话语权建设。

根据规划,后期指数体系涉及的品类将逐步丰富,指数覆盖范围也将延伸至沿海其他港口,通过持续打造“港口大宗看山东”的指数信息平台,为我国大宗商品市场提供定位精准、覆盖全面的数据参考。

RCEP成员国贸易互通指数报告(2021)从贸易往来、资本流动、重点货物等方面构建多组双边贸易网络关系,展现RCEP各国间总体贸易状况及未来演变,反映RCEP成员国贸易互通互联发展水平。2020年RCEP成员国贸易互通指数中,中国—日本、中国—东盟、日本—东盟、中国—澳大利亚、中国—韩国两两间的贸易互通指数排名前五,在贸易往来、资金流动和重点货物方面均保持密切合作往来,关系密切。报告还指出,RCEP主要成员国之间的产业互补性强,在进出口方面保持密切的贸易投资关系,未来合作前景可期。

据悉,航运满足了世界贸易90%的运输需求,对大宗商品贸易具有重要支撑保障作用。“大宗商品、航运、贸易天然一体,三支指数的集中发布能进一步加强港口的贸易枢纽地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主任卢延纯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