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小伙儿传播笔墨纸砚、古代女子妆品制作知识,获赞2700万

来源:东方网    2021-10-25 15:05
来源: 东方网
2021-10-25 15: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闺中宝贝胭脂粉黛,在古代都是极为热门的用品。这些物品都是如何造出来的?抖音小伙彭传明(抖音id:A87939993)将其制作工艺一一在抖音呈现,吸引了大量网友关注。

打开彭传明的抖音视频,第一眼感觉这个人很质朴。他穿着一身迷彩服,皮肤糙黑,要么在不苟言笑地闷头干活,要么在一脸“傻”笑地吃火锅。但仔细看他做的事会发现,他会造笔墨纸砚等文人用品,会造胭脂粉黛等古代妆品,还会造亭子、做筷子、做米醋、做豆腐,会为奶奶做竹荪火锅,简直就是男版的李子柒。如果说李子柒把人间烟火过出了仙气,那么彭传明就是把世间仙气过出了烟火气。

做毛笔,他自己上山割竹子做笔杆,薅自家羊毛做羊毫;古法制墨,他自己烧桐油收集墨灰;造宣纸,他上山砍了一大捆构树枝扛回家做材料;制砚台,他背着竹篓去河边,一块块挑石头。每一步他都亲力亲为,且材料取自身边大自然。

东方妆容文化系列是彭传明的最新力作,已更新20部短视频。视频中,古代东方女性脸上抹的、眉毛上画的、嘴上涂的,从收集材料到制作一应俱全,且分门别类,彭传明将其全程制作过程一一呈现在了网友面前。

更有甚者,彭传明将古装剧中一大迷之神器——火折子的制作方法都还原了出来。墙根收集砖硝、研磨木炭,割红薯藤,处理竹子,晾晒填充等步骤一应俱全,最后点着后成功盖盖儿保存。该视频弘扬中国传统工艺的同时,为网友揭开了心中一大谜团,获赞超过146万。

彭传明的视频中,多是展示他醉心于中国传统工艺,沉迷制作的过程。期间,他没太注意表情控制,衣着也不够光鲜亮丽。比如制作毛笔,最后一步他一定要舔一下笔毛,表达一下自己的欢喜之情。

是彭传明真的不懂文雅,只会干活吗?当然不是。一套笔墨纸砚造好后,他用自己的文房四宝抄了一本《笔花医镜》,书法相当了得。《笔花医镜》创作于清嘉庆年间,是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但并非主流读物。由此可见彭传明的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之入木三分。

自古以来,唯美并不是中国古代文化追求的目标,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是更多文人雅士的心之所向。这种境界不一定要那么清新脱俗、一尘不染。彭传明为网友们展现了它触手可得、信手拈来、贴近生活的一面。

这些视频网友都看呆了,在留言区直呼“你还是个人才,能文,能武”“大哥,你是我在抖音里个人号里最佩服的一个人!”“等了好久的写字,字写得不错。”“关注您很久了,真的发自内心的佩服。羡慕你这样的生活。”彭传明则淡淡的评论了一句“希望大家看到后,有更多人喜欢我们中国的文化”。

对于个别网友质疑他有团队炒作,他在评论中回复“我只是个农民,因为父母年迈回家务农,农闲的时候拍点段子,分享一下心得,制作内容粗糙。为什么我们中国文化有千年传承,是有我们一代一代人的热爱和执着,所以才会永远地传承经久不衰。”

从2020年初用竹子做了一个马克杯,到制作笔墨纸砚、东方女子妆品,再到各种传统技艺还原,彭传明受到了大量网友的喜爱。如今他已更新132部视频,粉丝达467万,获赞超过2700万。仅一条“只有你配得上李子柒”的评论就获赞6.5万。网友们在表达对他喜爱的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中国传统工艺再一次得到了广泛传播。

除了传统文化,知识类、科普类内容在抖音平台也有着广泛的受众。近日发布的《2021抖音泛知识内容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上的泛知识内容播放量年同比增长达74%,已占平台总播放量的20%,并且抖音泛知识直播高达100万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