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态化食品行业受创│梅花乡如何实现寒冬逆增长?

来源:东方网    2021-10-25 16:38
来源: 东方网
2021-10-25 16: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伴随着疫情的影响,消费者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趋势。健康与养生,已成为食品行业发展的新风向。一些美味健康双在线的食品,也成为了市场的新宠儿。

据央视财经调查:在2021年上半年消费预期中,保健养生位列18-25岁年轻人消费需求榜单第二,占比约为33.27%,比2020年上涨了7.5个百分点。随着消费军主力Z世代年轻人健康意识的提升,食品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新热点。

  (图片节选自央视财经)

(图片节选自《年轻群体已跃升为八国新兴市场消费主力军新业态与新商业模式迎来战略扩张机遇期》)

在新的消费趋势下,青梅制品因自带天然健康属性、高度迎合健康养生的新需求,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抢占食品赛道先机。据央视财经报道,疫情以来,日本“梅干”市场得以逆势上涨,迎来新一波消费热潮,目前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00亿日元(约合26亿元人民币),青梅制品前景火热。

说起青梅,许多人都不知道,青梅兴于日本,却源起中国。早在商周之时,就有青梅用于调味的记载:《商书》中“若做和羹,尔为盐梅”的“盐梅”就是指的梅子;此外,我国药典古籍著作《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同样有关于青梅的记载:“梅性味甘平,可入肝、脾、肺、大肠,有收敛生津之用”。中国,正是青梅文化的源起之地。

纵观国内青梅产品的市场领域,赛道黑马梅花乡的表现颇为亮眼,其旗下多款青梅延伸食品上市后,引起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

梅花乡是厦门建发食品供应链旗下专注青梅产业链的品牌,致力于让国人享有更自然,健康,营养的青梅产品,传承发扬青梅文化。目前梅花乡旗下现有青梅食品产品线:浓缩青梅精、梅饼、梅片、梅精豆、青梅酒等。

作为青梅食品行业的中坚力量,梅花乡邀请出生于日本四代制梅世家的藤村照雄先生,担任产品总监制,携手将匠心传承的古法制梅工艺引入中国。

为了认真把控好品质生产的第一关,梅花乡甄选位于北纬23°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中国青梅之乡”、富硒土壤种植的青梅为原料,“个大、肉厚、核小、多汁”,且均通过了535项高标准农残检测。绿色天然,成功打造出属于梅花乡的品牌原材料优势。

除了传承匠心,优选原材,一个有生命力的品牌,更应当于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面对消费市场的健康新趋势,梅花乡抓住机遇,以创新性的产品作为研发思路,陆续推出了深受大众喜爱的梅花乡青梅精及多款好吃健康的休闲零食。

青梅精作为一款传承与创新完美融合的产品,甄选8分熟上等青梅,传承了日本传统古法“火釜煮”技艺的同时,还严格按照18道工序、138小时恒温熬煮的标准,配以超微萃取工艺、非遗中单体造粒的技术,将古法技艺与创新工艺相融合,103斤鲜青梅仅能浓缩提炼出1斤青梅精,最大限度地留存了青梅营养成分。

目前市面上其他品牌青梅精分别为膏状与大颗粒状,膏状不仅酸涩难以入口,不易携带,更需减重50%至55%才能脱水得到固态浓缩梅精,加糖冲泡更麻烦而且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大颗粒青梅精同样吞咽困难,不方便进食,同时普遍添加苦茶油与淀粉,成分不纯粹,有效成分浓缩比低。梅花乡青梅精独有小颗粒技术,独立包装,随食随取,而且浓缩比高达103:1,每一袋(3g)青梅精中都含有28颗青梅浓缩精华。

梅花乡青梅精含有16种氨基酸、8种有机酸、高膳食纤维及多种人体所需矿物质。不仅有助于改善亚健康人群体虚易疲劳的症状,还能缓解商务人士的醉酒困扰,对于女性群体来说,更可以改善便秘、减少脂肪堆积、改善痘痘或者雀斑产生、纤体美颜。

另一款产品梅精豆,是梅花乡2021年创新力作,产品完美诠释了梅花乡的创新精神。梅精豆自推出后迅速引爆主流社交媒体,如知名分享种草平台小红书,收获众多达人好评推荐。梅精豆口感层次丰富,脆脆的外壳搭配软糯的内芯,形成外甜里酸的双层口感。除精巧的包装和独特的口感外,梅精豆的成分搭配同样吸引消费者眼球。12%青梅精+1200mg/100g L-阿拉伯糖+3700mg/100g膳食纤维的黄金配比,不仅能阻断蔗糖吸收,还能促进肠道益生菌增殖,助攻肠道难题,更能预防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的发生,梅花乡为广大吃货朋友打造出一款真正无负担的功效零食产品,实现吃糖自由,受到了消费者的强烈追捧。

除青梅精与梅精豆外,梅花乡旗下严选材、不含防腐剂、不含人工色素、不含甜蜜素、风味纯正的梅饼、梅片也成功在一众青梅零食中崭露头角。

与此同时,梅花乡打造的窖藏5年的青梅酒也已限量上市。 0添加合成色素、0添加防腐剂、0添加香精,果香浓郁,口感轻柔,滋味酸甜。

一粒梅子,两颗匠心,梅花乡甄选自然好原料,秉持严苛标准为消费者打造青梅产品。

我们有信心也有理由期待,梅花乡将在不远的未来脱颖而出,进一步引导全民乐享青梅健康价值,提升青梅文化社会公众认知度,促进青梅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消费者呈现出更多优质的产品,塑造出独特而生机勃勃的青梅文化!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