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世界之觉醒》多国语言预告曝光,匠心巨制引海外网友热议

来源:东方网    2021-10-27 16:36
来源: 东方网
2021-10-27 16: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动画电影《迷你世界之觉醒》发布海外版预告,引发国外网友热议。早在7月22日,迷你创想在发布会上首曝中文版预告,一时间成为粉丝热议话题。

据悉,此次海外版预告共有8种语言, 在越南、印尼、日本、泰国、巴西、西班牙等国家的社交软件同时发布,海外粉丝纷纷推文表示期待上映,一位日本粉丝推文写到,“迷你世界会出电影!太厉害了!非常值得期待!”

迷你创想做IP电影,其实一点也不意外。2019年,官方尝试了动画短剧《花语程行》,三季全网播放量超过了11亿。而在7月份的发布会上,迷你创想联合创始人杨智勇介绍,迷你创想于2018年着手建立“迷你宇宙”,探索了动画、漫画、虚拟偶像、杂志图书、小说、IP授权合作等内容方向,如今均取得不斐成绩,“迷你宇宙”已初步成型。

据了解,动画电影《觉醒》是 “迷你宇宙”的重要一环,动画电影剧本从搭建“迷你宇宙”开始筹备,而2019年的《花语程行》算是试水之作,收获的正向反馈给了团队很大的信心。

众所周知,游戏IP改编电影并非易事。从内容角度看,游戏和电影某种程度上有着天然的冲突,游戏的元素是极其庞杂的,核心在于各种玩法。电影则不同,创作团队需要通过视觉和听觉去给观众造梦,用充满节奏感的故事剧情让人快速沉浸。而沙盒游戏强调自由和开放,并不存在线性的故事逻辑,要打造一个充满戏剧感的故事更是难上加难。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杨智勇也表示,这确实是改编难点。为了攻克这个难题,制作团队在剧本打磨上耗时三年,期间经历了无数次修改。

最终,游戏角色“卡卡”和“妮妮”成为电影的主角,这两位是玩家第一次进入《迷你世界》时所接触到的初始角色。制作团队希望以这两位角色为切入点,尝试从玩家视角代入电影,加深用户认同感,并且在尊重玩家主体认知的基础上,进行了剧本和故事结构的细致打磨。

纵观迷你创想做IP的整体思路,其实非常巧妙,他们搭建了一个清晰有序的架构,基于游戏本身的角色形象,构建了宏大的世界观:在一共64个星域之中,每个星域都有相对应的星球,以及与星球相匹配的角色。“角色之间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为其进行各类业务探索提供了基本方向。

说回电影,除了元素庞杂改编难外,游戏改编电影还需要考虑用户认知问题。在广大的游戏玩家看来,游戏的改编作品,需要内容上的充分还原,不止故事还有角色的情感等等。然而问题在于,想要把握游戏内容精髓,除了做电影必须的那些条件外,还必须保证电影创作团队对原作游戏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不过,对《迷你世界之觉醒》的制作团队来说,这或许算是一大优势。据了解,迷你创想几乎全是内部人马,这或许也是卡卡能被粉丝高呼还原度高的主要原因。除了卡卡还原度高, 粉丝还频频提到画面,觉得制作特别精美,而且特效炫酷极具科技感。这就不得不提背后的制作团队。据发布会公开信息,这部电影的创意团队、制作团队均出自国内顶尖动画人,可以说是国产动画的豪华配置。

从《迷你世界之觉醒》最新预告片的口碑来看,应该会是一部值得期待的良心之作。这部电影耗时3年打磨剧本 ,又汇聚国内豪华制作阵容,相信定能给用户和粉丝带来惊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