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县“残疾人之家”为残疾人开启致富路

来源:东方网    2021-11-03 16:39
来源: 东方网
2021-11-03 16: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金秋十月,在浙江省云和县石塘镇,经常会听到有节奏的鼓声和歌声,还会看到有一些朋友在茶园里愉快地喊着“我劳动,我快乐”。家住在石塘镇的周阿姨,每天上午都会带着儿子小亮(化名)来到镇上与残疾人朋友一起“上班”……,这些都发生在“石塘镇残疾人之家”的镜头。为给残疾人朋友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关爱,助力残疾人实现共同富裕,云和县大力开展“残疾人之家”建设,为残疾人开启致富路。

  让残疾人有“家”的归宿

为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让残疾人朋友有个温暖的“家”。2019年8月,云和县建成石塘镇“残疾人之家”并投入使用。石塘镇“残疾人之家”设有辅助工疗室、康复室、文化活动室、生活照料休息等功能室,配备了康复器材、电脑、电视、监控、空调、工疗桌、休息床等设施,并配备了3名专职管理人员,1名兼职签约服务医生,共接收23名残疾人入住。集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康复训练、技能培训、文体娱乐、互动交流为一体。

今年7月12日,云和县“中山残疾人之家”又揭牌启用。中山残疾人之家现有工作人员6名,残疾人工疗人员23名,设有活动室、休息室、康复室、工作区等,为残疾人士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全方位的服务。云和县努力为残疾人打造温馨家园,致力于让残疾人在生活上丰富起来,在精神上强起来,在就业上立起来,近两年来,新建了3家多功能、高层次、开放型的残疾人之家,现已有61名精神、智力、肢体重度残疾人入驻。

让残疾人有“家”的温暖

既要有“家”的归宿,也要有“家”的温度。为此,在对残疾人之家的服务管理上,云和县残联根据残疾人的特殊身体情况,严格残疾人之家规范服务。在生活照料上,为接纳的服务对象不间断提供冷、热饮用水,提供午餐和午休服务。管理服务人员密切关注服务对象身体状况,指导协助服务对象做好个人卫生。

“家”里设有专门的康复训练场所,配有必要的康复器材和辅助器具,助力残疾人康复。还备有常用非处方药物,督促精神残疾人按医嘱服药,提供康复医疗问询、检查和指导,每周开展2次以上的康复训练,每月开展2次以上的心理咨询服务,与医疗服务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提供长期可靠的医疗服务保障。为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家”配备了相应的文体活动室和健身器材,保证每天1小时以上的文体活动时间。经常性开展适合残疾人朋友参与的各类文体活动,不断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他们收获更多的欢歌笑语。

让残疾人有致富的路可走

为拓展残疾人致富路径,云和县多管齐下:一是辅助就业,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朋友提供安全性能高、职业危害低、操作简单的劳动项目,并按月发放劳动报酬。让残疾人朋友进一步树立信心,实现自身价值。二是开展技能培训。经常性开展相关知识讲座和生活技能培训、社会适应能力培训、岗位操作技能培训。适时开展生活技能、职业技能竞赛,帮助残疾人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掌握更多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三是引进项目。在中山残疾人之家,残疾人之家与爱心企业合作,引进了简单易学、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较小且安全可靠的加工项目。残疾人除了能得到免费的日常护理之外,还可以上班拿工资。

贴心的助残模式,让残疾人和他们的家庭感到了社会助残的温度和逐渐增强的力度,从而不断燃起新的生活希望。在残疾人之家,我们听到了很多残疾朋友的深情诉说。有的说:在这里交到了朋友,身心愉悦,不再孤独。有的说:来到残疾人之家,挣到了人生的第一笔钱。我们不仅可以享受很好的康复治疗,同时还拥有一份微薄的收入,能让家庭减轻负担,家里人也可以安心的工作,不再为我们担心。还有的残疾人朋友说:在残疾人之家还可以学到各种才艺,让我们身心健康的同时,还经常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与救助,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真美好。

2021年,云和用勤奋与智慧谱写了残疾人之家的新篇章,用激情和汗水铸造了残疾人之家的新里程。(叶伟军宋洪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