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理论创新 “三个储粮”助推发展 ——坚持理论创新 擦亮储备粮管理“金字招牌”

来源:东方网    2021-11-18 10:45
来源: 东方网
2021-11-18 10: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17年8月鲁粮集团组建之初,集团仓容量120万吨,省级储备指标却仅有75万吨,仓房空置率达37%,每年保管费收入连人员工资和运行费用都难以保证。2019年集团新一届党委班子上任以来,守初心担使命,以管好省级储备粮、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确立以“储备粮不得不选我”为工作定位,全国首创提出了“责任储粮、科技储粮、廉洁储粮”储备粮管理理论指导体系,着力提升主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形成了储备粮管理“金字招牌”,储备粮管理规模实现快速扩展,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企业效益保持连年增长,鲁粮集团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大幅提高。

一、取得成效

一是抓好责任储粮,彰显了国有粮食企业的责任担当。集团党委班子成员践行“一线工作法”,每年夏粮收购期间,全部下沉到基层一线,合力发起夏粮收购攻坚。特别是2019年,仅用23天就高效完成了11.67万吨省储小麦入库任务,随后又抢抓托市和进口代储机遇,增加各类政策性储备30.8万吨,当年仓房利用率达到98%的行业最高水平,2019年集团共计80余万吨库存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运作合规,全部顺利通过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集团整体经营状况大幅改善,员工收入稳步增长,“累并快乐”的愉悦写在了干部职工脸上。2020年9月,中纪委国家监委到集团权属企业开展全国粮食专项检查时,对集团作出了“如果储备库都是这样管理,中央就放心了”的高度评价。集团在储备粮主业方面的突出实力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认可,新增27.45万吨省级储备粮承储任务全部委托鲁粮管理,集团代储各类政策性粮食近120万吨,规模较2018成立之初增长超过50%,主业规模实现进一步快速扩张。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积极发挥山东粮油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作用,带动全省283家粮油加工企业提前复工复产、捐款捐物,抗疫保供,彰显了国企的责任与担当,树立了省属企业抗疫先锋形象。

二是抓好科技储粮,发挥出科技赋能提质增效作用。通过应用储粮新技术,储备粮轮换损耗三年降低了0.5个百分点,在确保储备粮达标率和宜存率保持在100%的同时,也为国家创造了“无形良田”,实现“无地增产”;大力推进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近3年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了粮库日常业务由人工到智能、再到智慧的转变;2020年集团对所有仓房进行了视频在线监管建设,实现了储备粮全过程“透明”监管。强化科技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生态,2019年集团发明制作的现代化智能粮库模型登上“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国家展台,“多功能防水墙”“散粮车门限位装置”等多项发明创新成果在粮食行业内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储备粮管理、夏粮收购创新举措多次被央视、省台等新闻媒体报道。成立山东鲁粮现代农业研究院,聘请首席科学家,围绕良种“芯片”,加强小麦、玉米等新品种研发。成立山东鲁粮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整合优质质检资源,打造布局合理、服务周到、质量优秀、队伍过硬的质检保障系统,为保障全省粮食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撑。研究适用于山东区域的综合储粮技术,做好优质小麦、水稻的“专收、专储、专管、专用”,确保“齐鲁粮油”成为安全可靠、无公害的绿色生态放心粮食,为百姓储备优质粮源,满足了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

三是抓好廉洁储粮,夯实了维护粮食安全的坚实基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总要求,把廉洁储粮、风险防控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明确了各级党组织履行廉洁储粮主体责任,增强廉政风险防控的自觉性、坚定性,主动承担守住大省粮仓、维护国家安全的神圣使命,保障国家粮食储备政策和管理要求落地落实、执行有效,确保了全部库存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存储安全、运营合规。在全国首创提出的“责任储粮、科技储粮、廉洁储粮”储备粮管理指导体系,形成的“理论作支撑、制度作保障、人才抓落实”三位一体工作格局,得到国家相关部门及省发改委、省粮食和储备局领导的高度肯定,受到各兄弟省市同行企业的广泛赞誉认可

二、主要做法

一是以党的全面领导引领构筑担当意识,促进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责任储粮的制度优势和执行力优势。集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对山东粮食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深改委第八次会议精神,先后制定和完善了《粮油仓储管理制度》《粮油仓储工作考核办法》,结合《省级储备粮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省级储备食用油管理办法》等,制度涵盖储粮管理全环节,形成了标准化管理体系和考核体系,为集团储备粮管理实现“责任储粮”提供了制度保障。集团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连续3年发起“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不忘初心保粮安、坚定信念促发展”和“深学党史护粮安、实干笃行促发展”等活动,每年夏粮收购期间各承储企业都组织成立党员示范岗、突击队,在收粮一线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党委班子成员充分发挥领导带头示范作用,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对储备粮轮换工作现场部署、协调、督办,层层签订《粮油质量安全责任书》压实责任,真正把储备粮轮换工作落到实处、细处,做到“颗粒归仓”,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粮食储存期间严格执行粮情分析例会、定期巡仓查仓等制度,通过学习交流会等形式加强技术学习心得、工作经验的交流,促进整体技术水平提升。集团按照有关考核办法进行细致详实的考核,评定年度储备粮管理先进单位,给予考核优秀单位物质奖励,激发集团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构建集团总体引领和承储单位内部良性竞争的自我提升式管理模式。

二是以党的创新思想引领创新发展,促进党的理论优势转化为科技赋能保障储粮安全的能力优势。集团党委注重抓“长”抓“常”党的理论学习,结合实际完善学习管理机制,丰富学习形式手段,注重学以致用,真信笃行,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能力,有效引领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引领科学储粮工作向纵深推进,走出了一条具有鲁粮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不断提高仓储科技含量和储粮科技贡献率,用科技手段管好粮,实现降本减损降耗增效。印发《山东鲁粮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奖励暂行办法》,激励承储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近年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大力推进绿色储粮技术的应用,研究、更新和完善低温储粮技术,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对72口仓进行内环流改装,积极推进食品级惰性粉气溶胶绿色防虫技术,有效减少了传统药物熏蒸的次数和残留;切实做好粮食卫生指标的检测工作,并通过“仓储监管平台”,实现了对所有粮仓的存粮质量安全跟踪和监控,详细掌握每间仓房的粮食质量变化情况,为科学管理提供了准确依据;科学运用“互联网+”,从时空多维度洞察发现粮食储藏期间大数据中隐含的价值和规律,以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储备粮储藏全过程“透明”监管,全力保障粮食在库内的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

三是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促进党的纪律优势转化为廉洁储粮管理优势。集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总要求,明确各级党组织履行廉洁储粮主体责任,党组织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按照分工履行“一岗双责”。通过压实管党治党责任、不断增强政治担当,以中共中央为指导,把推行集团廉洁储粮风险防控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廉洁储粮若干规定(试行)》,量化廉洁储粮要求;规范廉洁储粮实施与监督的主体与程序,明确问责措施和处理方式;紧盯粮食储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梳理界定了19种违规行为,坚决杜绝利用职权或职务便利谋取私利和损害企业利益、职工利益等违纪现象,进一步强化纪律刚性约束。集团党委在健全内控机制、细化防范措施、加强风险管理、强化纪律约束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廉洁储粮工作扎实开展,切实将“两个维护”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