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文登:引进“最强大脑”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来源:东方网    2021-11-22 14:17
来源: 东方网
2021-11-22 14: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近年来,威海市文登区瞄准人才实现自我价值和乡村振兴结合点,按照“一村一人、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策略,在全省首创“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制度”,走出一条“引进一个人才、集聚一个团队、带活一批村庄”的新路子,为乡村人才振兴装上“最强大脑”。

源起:梧桐树成凤凰来栖

2016年,时任北京紫光教育集团董事长的李凌己在全国选址,想建造一所新式教育学校,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他来到文登大水泊镇天福山中学旧址,并被校园风光和历史文化积淀深深吸引。

为了留住这位北京大学博士,大水泊镇政府迅速出击,全程代办审批手续,主动出资加固楼体,完善水电暖,让李凌己这个“外来人”深切感受到了当地政府的真诚和温暖,李凌己后来说,他完全凭着一腔情怀扎进了文登,扎进了大水泊,最终在原天福山中学旧址上先后投资1.6亿建设“威海紫光实验学校”。

繁衍:人才驱动点燃引擎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自此,在“推介大使”李凌己的带动下,文登区开启了高层次人才落户的序幕,清华大学建筑系博士李久太、国学大师李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海英、法国巴黎国际时装设计师陶路昕等一批高层次人才纷至沓来。

在实践中,文登区逐渐体会到,招才引智,首先要建立引才留才的良性机制,于是在山东省率先出台了《乡村振兴首席专家管理暂行办法》,在保证人才质量的前提下,打破以往只注重招引传统产业人才的惯性思维,着力建设多维度、多元化的首席专家队伍,首席专家既可以是知名人士、高校学者、文化精英,也可以是企业老总、电商人才,还可以是上级委派第一书记、优秀村支部书记等,切实把“梧桐树”栽好,把“金凤凰”引来。

目前,文登区已引进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及首席专家带来的“新村民”200多名。

蝶变:百花齐放竞放天地

  人才“磁场”作用和地方自然禀赋优势充分显现,形成“蝶变效应”。

“设计村”初家村、“漫画村”瓦屋庄村、“围棋村”团山村、“国学村”口子村、“舞蹈村”山后孙家、“霓裳羽衣”岭上王家村等,村村有特色,庄庄有品牌。

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歌舞影媒……这样的特色村落在文登区遍地开花。

在这个总人口不到60万的小城里,正在发生着让人惊叹的奇景,扑在田间的是顶尖院校的教授,开堂授课的是首屈一指的“三农”专家,改造土房的是多次斩获德国工业设计红点奖的著名设计师……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乡村振兴工作站,也在文登土地上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曲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