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y M主动拥抱时代变化,数字化转型上线美团外卖平台销量激增

来源:东方网    2021-11-22 14:14
来源: 东方网
2021-11-22 14: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也不断升高,可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产品也增多了,甜品就是当代年轻人治愈辛苦生活的代表产品。近年来,海内外不少高端甜品店相继在国内开店,红极一时的Lady M就是其中的代表。

自2017年Lady M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以来,落成华东,华北,华南三间中央工厂,并先后于上海、杭州、南京、北京、深圳、厦门、广州等地开设25家门店,其以无可替代的“味蕾体验”与“精致极简”的设计风格吸引了大批粉丝,其被誉为“蛋糕界的爱马仕”。随着日常生活的数字升级,Lady M主动拥抱时代变化,于19年10月正式上线美团外卖平台。

主动上线美团外卖,数字化转型稳中求变

外卖产业的持续快速增长,推动商家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同时延展了消费应用场景,为餐饮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消费活力,许多餐饮品牌进入了堂食外卖并重的“双主场”时代。对于商户而言,想要在未来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商家所需要的思维模式、经营模式与组织能力需有所创新。对于Lady M而言,他们非常看好外卖平台的潜力发展。

对于为什么上线美团外卖,Lady M线上业务的负责人周女士表示:“我们增加一个线上渠道就是增加顾客的一个消费频次,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机会。我们在美团外卖下订单的消费者新客占大多数,差不多60%到70%都是新用户,对于Lady M来说也是一种品牌宣传。”

据了解,在上线美团外卖前,Lady M先在门店做了几个月的准备和调试,随后疫情汹涌而来,其外卖订单激增,业务体量同比增长了20%—30%。

Lady M在进入国内市场时只有线下堂食店,顾客可以选择堂食或者外带。它在国内的第一家分店营业不到72小时就被警方要求暂停营业,原因是排队的人实在太多了。随后其再度开业依旧门庭若市、人山人海,排队购买产品的人达300多人,已经从蛋糕店的门口排到商场门口及地铁站口,还有消费者凌晨3点就来排队,排队时商场还没开门。现在想要购买Lady M的商品,只需要在外卖下一单就可以。周女士说:“因为蛋糕可以全城送达,有的订单远一些、有的订单近一些,顾客平均45分钟到50分钟就能收到外卖。”

周女士表示:“此前我们也有自己的小程序,里面可以订蛋糕、订饮品,自从上线美团外卖这类外卖平台后,本来担心客流量会侵蚀掉自己小程序上的订单,但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运营发现,Lady M自有小程序不但没有被外卖平台侵蚀,还与平台一起增长。”

消费升级下带来升级的外卖体验

一般来说,一份外卖的产生需要以下步骤:消费者选择产品下单→商家接单后制作→骑手接单配餐→骑手到店取餐→骑手送餐→最后订单完成。想要保证每一单都能让消费者体验到产品的极致,这很困难,特别是对于像甜点这样保鲜期短又在配送时需要保证商品完好性的产品。

在商家数字化转型下,Lady M将消费者对优质商品的渴望用外卖的形式重新链接。为了让消费者感受到与堂食无二的新鲜口感,Lady M专门对其配送包装进行研发设计。周女士表示:“Lady M的切片蛋糕是三角形,但我们的盒子是长方形的,一个盒子可以放置2片蛋糕,在包装盒中间位置有一个立体的隔断,里面用来放置冰袋,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持蛋糕的新鲜度。”从消费者反馈来看,这个包装盒得到不少好评。

  费率透明化,助力Lady M挖掘自身优势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美团外卖平台开始试点推行新的外卖费率模式,过去的固定佣金被拆分为技术服务费和履约服务费两部分,其中,技术服务费(佣金)按固定比例收取,履约服务费则根据价格、距离、时段进行动态调整。费率透明化调整除了能够让商户了解商户支出明细,对于许多商家来说,佣金的支出也有了相应减少。周女士表示“这样的费率改革是对商家有益的。最近在美团外卖上订整只蛋糕的消费者变多了,订单额度也有所增加,恰逢平台费率改革,核算下来我们的平均费率还下降了。”

其实,美团外卖平台推出一系列费率改革的初衷,并非单纯佣金单纯变化,而是让行业收费标准持续清晰化,让商家有更清晰的发展方向。

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Lady M带着网红属性,它在每一座城市新开业的时候都会非常火爆,随后逐渐慢慢趋于销量平衡。周女士表示希望未来Lady M开新店后都能第一时间上线美团外卖,这样店内的销量就会很快增加。她说:“我们不会要求一年有30%、50%这样增长,也不现实。如果每年有10%左右的稳定增幅就很满意了。这与美团外卖平台的整体增长也是息息相关的,平台整体好了我们所有的商家都会好。”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